钱小鱼看着天色不早了,赶忙去锅屋做饭去了。
考虑有伤号,决定煮一锅白粥,用野鸭蛋和空间里试种的野菜,摊薄饼子吃。
陶釜用来熬药了,只有一口铁锅。
只能先把饼子烙好,等会再熬米粥。
“小江,来帮姐姐添火。”听见起床的钱小江,赶紧伸头出去喊人来帮忙。
一边烙饼,一边添火属实麻烦,手还会搞得脏兮兮。
“姐!我来了。”
小家伙昨晚熬了会夜,早上还是生龙活虎,小孩子真是有活力。
想到她突然年轻十几岁,眼睛也不近视了,身体除了营养不良,也没有腰肌劳损,颈椎病了。不由感叹一句,年轻的感觉真好啊。
很快烙饼的香味从锅屋飘出,李大夫闻着烙饼的香味,肚子里唱起了空城计。
好久没有吃过像样的饭菜了,他一个大老爷们只知道把菜剁吧剁吧丢锅里煮熟,饭菜只有一个味道,那就是水煮味。
约摸小半个时辰后,钱小江把桌子凳子摆好,去屋里请李大夫用早食。
钱小鱼四下看了一眼没人,从空间里偷摸端出一碟卤猪杂出来,等会卷着饼子一起吃。
把饭菜摆好,李大夫道了谢,看着桌子上浓稠的白米粥,焦香的野菜饼,还有满满一碟子的不知道什么肉的肉菜。
食指大动,胃口大开。
三张野菜鸭蛋饼子,一碗白粥,半碟卤肉进了他的胃。
这难得的饱腹感,让李大夫很满足。
暗叹一声,这些年过得什么日子。
尤其是那卤肉,好吃的差点让他把碟子都给啃了。
“丫头,你这一手厨艺真是不错。”李大夫真心夸赞。
“李大夫,过奖了。”
两人客气了一会,说起赵旭的腿伤来。
听钱小鱼问什么时候能大好。
李大夫:“伤筋动骨一百天,且有的等呢。”
李大夫眼珠一转,道:“丫头,你愿意跟我学医术吗?”
钱小鱼胆子大敢去深山,还敢给赵旭摆弄伤口,咳!重要的是厨艺也不错。
“我还可以学医吗?”
钱小鱼惊诧,一是自个年龄大了,二是古代人都很注重传承。
一般很少会把看家本领教给外人。
医术更是代代相传。
“我说行就行。”李大夫不管旁人想法,每个人要是都这样想,那大夫都得绝种了。
钱小鱼沉思了一会,觉得会医术很好,古代缺医少药的,万一找不着大夫,一场风寒就能死人。
“成。”
钱小鱼说着,跪下给李大夫磕了三个头,喊:“师父。”
“起来别急着拜,等师父我回去看了黄道吉日,再行拜师礼。”
古人对拜师有一定的讲究。
“成,听师父的。”钱小鱼乖巧的应下。
两人一个喊师父,一个喊乖徒儿。正玩的不亦乐乎,就听屋里传来钱小江地喊声。
“姐,姐姐旭哥醒了。”
新晋的准师徒二人,步调一致的往屋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