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A成功。"回宿舍的路上,陈希得意地晃着手机,屏幕上显示着薛珅发来的消息:「舆论倾向正向转变68%」。
第二天,更大的"惊喜"等着我。走进机械设计课教室时,我发现姜凡竟然坐在最后一排,身边围着几个好奇的同学。看到我进来,他微微点头,然后全程专注地听完了整节课——尽管内容明显与物理无关。
"你来干什么?"下课后我小声问他。
姜凡推了推眼镜:"薛珅的数据显示,"公开露面"能有效降低谣言可信度。"他顿了顿,"而且...我想听你的设计汇报。"
就这样,陈希的音乐、姜凡的现身,加上薛珅在网络上发布的《多元关系科学分析》长文,三人用各自的方式筑起了一道保护墙。论坛上的恶意帖子渐渐沉底,取而代之的是对陈希音乐的讨论和对姜凡学术成就的钦佩。
然而,最大的考验还在后面。周五下午,当我独自在图书馆赶作业时,周子谦再次出现了。
图书馆的角落安静得能听见书页翻动的声音。周子谦无声地拉开我对面的椅子坐下,放下一杯冒着热气的奶茶。
"听说你这周过得不错。"他轻声说,推过来一杯抹茶拿铁,"陈希的表演很精彩。"
我惊讶地抬头:"你去了?"
"嗯,在人群后面。"周子谦微笑,"他确实很有才华,那首《四重星轨》...是写你们四个的吧?"
我点点头,小心地啜了一口奶茶,甜中带苦的味道在舌尖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