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狼重工的反击来得猝不及防。就在火箭发动机通过国际认证的当天,陈风收到匿名包裹,里面是一段偷拍视频:某国间谍正在策反实验室的材料工程师。柳如烟迅速启动区块链溯源系统,发现视频经过深度伪造,破绽就在背景中不存在的寒潭水波纹路。
"他们想搞技术绑架。" 姜雪将增强现实眼镜摔在桌上,镜片上还留着追踪间谍时的裂痕,"不过他们没想到,我们的核心技术都存储在空间系统的生物锁里,只有你的吊坠能解锁。"
新能源汽车的全球热销为航天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陈风决定将 "寒潭芯" 电池的部分产能转向航天领域。当首枚搭载寒潭永磁矿发动机的探空火箭矗立在发射场,老周特意将父亲的旧扳手系在火箭尾部,就像当年系在第一辆汽车的后视镜上。
"爸,您看着," 陈风对着火箭轻声说,"这次,我们要把中国匠人的名字刻进星空。"
发射倒计时的电子音在山谷回荡,寒潭水面突然浮现出火箭的倒影,矿脉的蓝光与火箭的银光交织。当陈风按下发射键,发动机的轰鸣不再是刺耳的噪音,而是与寒潭水、山林风、齿轮转动声共同组成的工业交响。火箭划破夜空的瞬间,寒潭的地磁场泛起温柔的涟漪,仿佛在送别自己孕育的孩子。
卫星传回的实时画面显示,火箭发动机的引力场稳定如钟摆,永磁矿阵列在太空中闪烁着独特的蓝光。苏雨涵突然指着监控屏幕:"陈风!火箭尾迹形成的图案,和寒潭底部的矿脉分布完全一致!"
国际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焦点不再是冰冷的技术参数,而是寒潭边那个将工业与自然谱成交响乐的中国团队。当欧盟航天局主动提出合作意向,陈风在签约仪式上展示了空间系统新解锁的 "行星共振" 模型:"我们探索宇宙的每一步,都带着地球的心跳。"
深冬的雪悄然落下,陈风站在航天实验室的观景台上,看着寒潭逐渐被白雪覆盖。手机震动,苏雨涵发来空间系统的新提示:"文明共振度突破 80%,解锁 " 反重力材料 " 研发蓝图。" 他笑了笑,摸出父亲的旧图纸,上面新浮现的反重力公式,与空间系统的蓝图完美契合。
"陈总," 姜雪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抱着新到的安保设备,身上还带着雪粒,"黑狼重工的董事会主席刚刚辞职,听说他在寒潭边待了三天,离开时对着水面鞠了一躬。"
陈风望向寒潭,雪粒落在水面,激起细小的波纹。他知道,黑狼重工永远不会明白,真正的技术壁垒不是专利或设备,而是刻在每个匠人骨子里的敬畏与传承 —— 敬畏土地的馈赠,传承父辈的梦想,让每个齿轮的转动都带着自然的韵律。
这一晚,航天实验室的灯光与食品厂的暖光、机械厂区的冷光交相辉映,组成了一幅人类与自然共振的壮丽画卷。陈风在日记本上写下:"当火箭划破星空,寒潭的回响便有了新的旋律。我们不是在征服宇宙,而是带着地球的心跳,去寻找更广阔的共振。"
远处,老周正在给年轻的技工们讲述父亲当年的故事,扳手的金属光泽在雪光中格外温暖。陈风知道,属于中国匠人的星际之旅才刚刚开始,而寒潭的水,将永远是这场伟大远征中,最温柔的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