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车儿做得倒不算离谱,可典韦这家伙……
怕不是在曹操麾下待久了,染上了什么下流毛病。
典韦却咧嘴一笑,满不在乎地凑到张绣身旁。
他压低嗓子,神秘兮兮地说道:
“主公别急,我心里有数。”
“今晚保管把人给你送过去,干干净净。”
张绣听罢,额头青筋暴跳,差点没忍住破口大骂。
这满口胡言,简直是曹贼附体!
他心中怒吼:还我那个忠厚老实的典韦!
正想着如何教训这莽夫,车队中忽走下一人。
那是个二十出头的儒生,脸上挂着谄媚的笑。
他拱手朝张绣走来,语气恭敬地问道:
“可是张绣将军当面?”
张绣皱眉打量着他,反问道:
“你认得我?”
儒生忙摆手,笑得更殷勤了:
“哪里,小人哪有这福分认识将军。”
张绣冷笑一声,心想这家伙一看就是个溜须拍马的主。
不过脑子倒挺灵活,他沉声问道:
“你是谁?宛城乃兵家要地,战乱不休。”
“你为何偏偏路过此处?”
儒生笑容不减,恭敬作揖道:
“小人常山真定赵氏赵范,眼下冀州战火连绵。”
“便带族人南下投奔故友,恰闻将军神威,击退曹操。”
“特意绕道宛城,想一瞻将军风采。”
这话说得肉麻,胡车儿和典韦都忍不住露出嫌弃的表情。
张绣嘴角抽了抽,这家伙拍马屁的本事堪称一绝。
素不相识,竟能把白的说成黑的,硬生生装出仰慕已久的模样。
“等等,常山真定?赵氏?”
张绣猛地回过味来,目光一凝,看向赵范。
若没记错,赵云此时应已心灰意冷,回了故乡。
而刘备尚未投袁绍,自然还没收服赵云。
一个在野的赵云?这可是天赐良机!
张绣眼中燃起一抹炽热,死死盯着赵范。
赵范被盯得心里发毛,硬着头皮道:
“正是,莫非将军与我族有旧?”
这家伙还真会攀关系,张绣暗骂,自己祖上他怕是连影子都不知道。
他懒得废话,直截了当问道:
“你可认识赵云赵子龙?”
赵范一愣,眼珠子转了转,似乎在回忆。
片刻后,他苦笑一声,挠头道:
“这……常山真定原是赵国故地,赵姓遍地都是。”
“将军说的赵子龙我不熟,不过本地民兵教头倒叫赵云。”
“不知是不是同一个人。”
张绣闻言大喜,这下八九不离十了!
他看向赵范,心中已生出一计,抬头扫了一眼车队。
随即笑问道:
“你说要去投奔故友,是谁?”
赵范这次答得干脆:
“回将军,是荆州牧刘表麾下长沙太守韩玄。”
“他与我父乃世交,定会照拂我赵氏。”
张绣点头,看来此言不假。
得想个办法拿捏这赵范,让他回真定把赵云带来。
他脸色一沉,冷哼道:
“眼下我军有秘计在身,你说辞真假难辨。”
“先随我回宛城,以防泄密。”
赵范脸色刷白,慌乱道:
“将军,这……不妥吧。”
“我们只是路过,怎会泄您的机密?”
张绣冷笑一声,语气不容置疑:
“这不是商量,是命令。”
他朝胡车儿使了个眼色,转身拔马就走。
身后传来典韦的大嗓门:
“看吧,我就说这美人主公肯定想要。”
“你还不信!”
张绣脚下一滑,差点从马背摔下。
他回头狠狠瞪了典韦一眼,那家伙还一脸无辜地回望。
张绣只得收回视线,心中哀叹:曹贼,你害人不浅!
赵范的车队在典韦和胡车儿的“护送”下,无奈驶向宛城。
张绣一路心情大好,甚至哼起了小调。
公孙瓒如今已是强弩之末,随时可能自焚易京。
赵云显然无主可投,正是拉拢的好时机。
至于他是否忠于汉室不好说,但张绣更相信,
赵云是为百姓谋福的实干之人,自己未必没机会。
当然,这事还得靠赵范那张能颠倒黑白的嘴。
刘备虽接触过赵云,但连典韦都被自己抢了,
一个未投刘备的赵云又算什么?
他脸上露出得意,骑着绝影悠然前行。
“哒哒哒。”
身后马蹄声轻响,典韦催马追了上来。
他在张绣身后半步停下,低声道:
“主公,我踩好点了,那美人就在第二辆车里。”
“……”
张绣头大如斗,瞪着满口黑话的典韦。
他翻了个白眼,无奈道:
“典韦,我跟曹操不一样。”
“以后改改这毛病,别一见美人就想着下手,听见没?”
典韦不吭声,憋了半天,才好奇道:
“主公,你不是没看上那女人,带他们回宛城干啥?”
“俺不聪明,但不傻,你就说实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