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挥手令士卒噤声,
悄然靠近诸葛亮与庞统的马车。
自从解锁贾诩的“洞悉弱点”,
他还未在诸葛亮等人身上试用,此番正欲一探。
车内,诸葛亮、庞统、崔州平、石韬同乘,
此乃张绣特意安排,司马徽等人则在别车。
连日颠簸,四人早已疲惫不堪。
庞统揉着腰,苦笑道:
“照这速度,怕要七八日才能离荆州。”
崔州平皱眉,迟疑半晌低声道:
“诸位,出荆州后恐再无回逃之机。
张绣行军如此迟缓,必遭刘荆州拦截,
到时趁乱逃跑如何?”
车外的张绣险些笑出声,
强压笑意,心想自己派了数百人看守,
他们竟还妄想逃脱。
为听清细节,他凑得更近,
却不慎从车窗与庞统对上视线。
二人对视片刻,庞统先移开眼,拉下车帘。
张绣略尴尬,看来被发现了。
正欲离开,却闻庞统道:
“周围甲士似是张绣特意派来看押,
逃出去希望渺茫。”
张绣一怔,庞统竟未点破他?
妙极,他索性厚脸皮继续偷听。
崔州平冷哼:“张绣这贼真可恨,竟如此无耻。”
庞统轻笑,摇头道:
“与其挣扎,不如顺势而为。
乱中逃跑,你也真敢想,不怕被乱兵误杀?
我可不想早死。”
崔州平脸上一红,略显窘迫。
气氛沉寂,庞统又道:
“闲着无事,不如聊聊,
张绣能否带民逃离荆州,又能否在关中扎根?”
崔州平一听张绣,语气仍带轻蔑:
“张绣不过一介莽夫,讨论他未免高看。”
诸葛亮却浅笑点头:
“无妨,不过闲谈而已,此刻正合适。”
石韬笑道:
“既是讨论,总得有正反两方。
崔兄似不看好张绣,那我便替张绣说话。”
庞统轻笑:“好个石广元,
竟故意挑拨我和诸葛贤弟对立,真该罚。”
石韬哈哈道:“连张绣都知道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我怎会不知。”
诸葛亮淡笑:“那我与崔兄一队,
士元兄没意见吧。”
张绣听罢顿觉有趣。
庞统不投自己,却设此局,
分明意有所指。
这位凤雏似耐不住寂寞,
却碍于身份不便直言。
此举令张绣心动,
是试探还是犹豫?
两者皆有,但显然庞统对自己并无敌意。
反观诸葛亮始终沉默,态度不明,
似对汉室存有一丝寄望。
崔州平含笑开言:
“先说我吧,虽瞧不上张绣,
但他手下猛将精兵,连曹操都在兖州折戟,
确有几分硬气。可新野有文聘镇守,若得风声,
必速查张绣动向。
若我是文聘,便率军北上扼守顺阳。
张绣拖家带口,行速必缓,新野守军数万,粮草充足,
他未必逃得出荆州。
大军压境,百姓一散,张绣自乱,如何胜?”
崔州平说完,得意一笑,
瞥向庞统与石韬。
石韬沉思,若论大势他尚能侃侃,
兵事却非强项。
庞统一笑,在车内指点道:
“这是我军所在,这是顺阳,这是郦县。
若我是张绣,便派万骑抢先攻顺阳,
阻文聘北上,再遣伏兵袭新野,让文聘顾此失彼。”
话落,崔州平脸色一僵。
此策虽用小队,却狠辣异常,
正是眼下妙招。
诸葛亮微皱眉,低声道:
“士元兄,这两支骑兵虽能争时,
恐难全身而退。”
车外的张绣暗自心惊,
眼中沉吟,未敢轻断。
庞统轻笑摇头:
“文聘必全力拦张绣,待刘表援军,
这点毋庸置疑。
新野虽重,文聘只会分兵回救,骑兵可从容撤离。
顺阳只需挡数日,
大军打完就走,烧粮扰辎重。
依我看,张绣出荆州已成定局,
只看付出多少,无需多争。”
崔州平脸上一烫,
自己夸下海口,却被驳倒。
苦思许久,未觅破局之法,
张绣占尽先手,文聘兵再强也只能被动挨打。
若顺阳先失,文聘处境堪忧。
他沉默片刻,硬笑道:
“这只是士元之计,张绣未必想到。”
诸葛亮浅笑,未似崔州平般不甘,
思量后轻声道:
“若我是文聘,便直击张绣主力。
纵使他逃出荆州,入关中也难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