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都是你娘怀着你的时候了。”牛光明笑着看了一眼在厨房忙碌的老伴,陷入回忆,“那时候家里已经有俩孩子了,又怀了你,高兴是高兴,可那时候日子难啊,一家子都要靠爹跟你两个叔伯养活,大人都吃不饱,小孩子都饿得五脊六兽的。”
尤其是老三出生,孩子娘没奶,他不得不重拾旧手艺,把当年在老家摸鱼捉虾的本事拿出来,这才给孩子他娘吃上了点荤腥,小老三也喝上了奶。
鬼子打过来那几年,家里就靠着河沟里那点东西,补贴了家里的十几张嘴。
现在想起来,只剩下了唏嘘。
还是新中国好哇。
牛光明给金财财细细讲了半天,连牛宝山也跟着听得认真,这俩学生激起了老爷子好为人师的心理,大手一挥说是明天不上班,编个鱼虾篓子给她们试试手。
第二天牛宝山不知从哪弄来些软树枝子和干藤蔓,乐颠颠地去找自家老爹了。金财财去街上转悠了一圈,找了个破扫把。
扫把都是细竹子做的,编篓子最好用。
牛光明见孩子们这么捧场,兴致也来了,认认真真编了两个结实的篓子。
老一辈人都这样,能自己做绝对不会花钱买,哪怕是几毛钱的篓子。
金财财在一边捡着不要的细草树皮,按照他的手法,竟然编了个小花瓶。跟她自己大拇指差不多大,十分玲珑可爱。
牛光明抬眼瞅见了,就说,“这妮子心灵手巧,又能耐下性子,是个心里有数的。”
金财财笑笑,将竹编的小瓶子收起来,和牛宝山带着篓子去河边了。
“千万记着,不许妞妞靠近河边,篓子你去放,记得啊。”马奶奶不放心,揪着儿子叮嘱。
“知道了妈,我会看着妞妞的。”牛宝山自然知道这一点。
他们出去的时候,正巧遇到张天明,“哟,这是去哪儿?”
“下篓子去,你去不?”都是一个院子长大的,虽然上班了而且朋友圈子不一样了,但是话还是能说几句的。
“走。”张天明对这样的事最感兴趣了,“我知道一个鱼特多的地方,走走走,带你们去。”
京城水系发达,小河小沟不少,张天明带着一大一小到了一处河滩,“往里走,那边没什么人过去,也不会有人偷篓子。”
牛宝山叫他看住金财财,自己特意换上胶鞋慢慢沿着河边走过去。
金财财走到河边,“诶诶,小丫头,别再走了。”
张天明也知道她掉水里的事,可不想再出事。
“天明叔,我不往里面走,就在这儿看。”
金财财蹲在那里摁冰碴子玩,这几天明显没有那么冷了,冰都没那么硬实了。
刚准备起身,她眼尖看到一个黑不溜秋的脊背,连忙叫人,“天明叔,快来,这里有鱼来透气了。”
“我看看我看看!”张天明正吞云吐雾呢,闻言烟都不抽了,紧几步跑过来,瞧见一条大黑鱼的脊背,当时就乐坏了。
“小妞妞,咱俩都别大声,惊了鱼就不好了。”
他悄悄地凑近,俯下身子,金财财却拽住了他的衣服。
“你太沉了,一过去就把冰压塌了,咱们等它过来一点,你用大石头砸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