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财财跟李奶奶家“换”了三斤苹果,还送了一把山楂沙果当做借板车的费用。
李家老大李晓华有点看不上这点“赠品”,“要这东西有啥用,吃了开胃助消化?”
嫌家里粮食太够吃还是怎地?
他媳妇孙桃儿摇头,“一看你就是不懂做饭的。”
那酸溜溜的山楂晒干,炖肉的时候放一点,肉烂乎乎的,还不腥气,正适合婆婆这种牙口,还不省火呢。
“唉,咱家都好久没吃肉了,这东西虽好,我看得过年才能用上了。”李国强,老太太的大孙子小大人一样叹了口气。
李奶奶笑得不成,“不让谁吃也不能叫我大孙子空了嘴,明儿奶奶给你换点肉吃。”
李晓华警觉,“妈,你不是要去鸽子市吧?”
老胳膊老腿儿的,叫人逮住了可不好。
“哪儿呀!”一看这大小子就没有注意过邻家。
“隔壁小金总去钓鱼,每回都空手回来,你真当她钓不着啊?”
“可不是钓不着么,五回里头有五回空着手回来。”李晓华下班的点儿也正是隔壁小姑娘钓鱼回来的点儿,他早观察过了。
“要不说你心粗呢。”李奶奶得意的说,“咱家推车借她用过不止一回了,你没闻见过鱼腥味啊?”
她那是没钓着吗?分明是钓的太多了拿回来太显眼。
“这么说,您是想跟小金换点鱼肉?”孙桃儿说。
“对,不管是什么鱼,哪怕毛毛鱼,给国强在灶上烤的干干的,不也是个荤腥?”
一家子商量好了,李奶奶吃完饭就去了金家小院儿。
听了她的来意,金财财并不意外,“最近还没去过河边呢,过两天是周末,我去河边转悠转悠,正好也馋小鱼小虾了。”
李奶奶就笑,“可说呢,人都说河鲜河鲜,不管是鱼还是虾,就占个鲜字儿。”
第二天到了学校,高玉兰早早就占好了老位置,“昨儿回去我弟妹高兴坏了。”一人分了半个苹果,高兴得不得了。
金财财给她多塞了好些野梨子,她妈妈不想跟孩子们抢苹果吃,就吃了个梨子,结果也说甜得很,一点都不酸。
有点磕碰的家里人都狠心尝了尝,都觉得好吃。
剩下完好的估计还能放很久,过周末了吃一个,不要太享受!
吴砚过了会儿也来了,塞给金财财一堆钱票,钱是陆炜给的,票是她拿的,总觉得小金同学会比较需要各种票据。
金财财搂着她的胳膊笑,“谢谢小吴同学。”
吴砚有点不好意思,“你该叫我姐姐。”
“好的,砚砚姐姐。”金财财叫的干脆。
吴砚脸上升起薄红,又摸摸她的脑瓜,“嗯。”
金财财去“钓”了几次鱼,后面就在家修表,张天明和牛宝山很是赚了一笔,在自家大人的要求下,把三分之一都换成了能吃的东西。
金财财也收到了许多票,相机也有了,自行车也有了。
到最后连那个“响”,也不缺了,没事就在家听听新闻。
街道发的各种票,能买的她都买上了,煤球和木柴摆的整整齐齐,张天明和牛宝山给搭了个结实的棚子,用林家村送来的草席子挡着,不怕被雨雪淋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