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金财财的去向和吴砚一样,是商贸部。
这是上级分配的,据说也是部门单位专人考察过的结果。
在报志愿之前,就有人来到学校接触她俩了。
在特种工艺品出口上,他们班的学生是被上级部门记住了的,尤其是作为主要制作人的金财财。
高玉兰想去工业部和机械部没去成,反而去了铁路局,也是个好单位。
拿了派遣证,拍了毕业照,最后在食堂聚了一次餐,大家便各自奔向五湖四海,朝着自己的理想和前途进发了。
报到时间是一个月,金财财先去学校和派出所办理了迁移户口和粮油关系的手续,再拿着派遣证和这些手续去单位报到。
因为就在本地,时间宽裕,她和吴砚预备着先休息十天二十天的再去报到。
连上了几年学,假期都没歇着,不是下乡调研就是在校办工厂忙活,正经还没有过过暑假呢。
今年的天气还算正常,全国上下都松了一口气,各地的形势也都缓和很多。
俩人商量着去戴河或者津城玩一玩,高玉兰不想去,她想趁着机会提前去报到,然后尽快工作。
这个时代的交通不大如意,若不是和吴砚一起出门,金财财是会自己嗖一下飞过去的,百公里也耗不了多少能量。
所以挑挑拣拣,选了最近的津城。
到港口、海边溜达一圈,又吃了包子炸糕,还吃了生猛海鲜,俩人还学着跟着本地人赶海去了,结果收获了一堆贝壳,本地人都不爱吃的那种。叫饭店煮了,也吃的美滋滋。
吴砚带着照相机,俩人拍了好几十块钱的胶卷,照了个痛快。
金财财会摆造型,拍出来的海边丽人非常有味道,洗出来之后,王香兰表示很喜欢。
“风吹着军装,你们头发被海风吹的很乱,但是就是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金财财自己也拍了很多照片,她选了最满意的几张送给了好朋友,同时也选了几张吴砚的照片自己留念。
两人的合影一人一份,相片中两个女孩一个笑的清艳,一个笑的灿烂,青春朝气扑面而来。
吴妈妈很喜欢,叫吴砚找相框都摆出来。
看着都心情好。
去报到的那一天,两人带着证件去了人事司,一个干事接待了她们,填写了资料,收取了派遣证和手续之后,给了她们具体的工作部门。
吴砚分到了办公厅,而金财财被分到了对外贸易部,负责翻译工作。
嗯,有点诧异,可能是上级部门政审的时候调查到了她靠着翻译着作获得稿费的事情,认为她对这方面比较了解?
这事也无从问起,而且干革命工作也不能挑肥拣瘦,国家需要就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