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坊主事谭向问道:“现在我们坊的活非常多,最紧急的有社兵甲的铁片和东家你让我做的钻井设备,我应该先做哪个?”
“同时做,把你们坊工分成两组,同时做。谁先做完,组里每人嘉奖三两。活多了,就赶紧招人,别等到会上说,我都不怕钱,你更不要怕。铁匠虽然不好找,但也可以培养,你们坊里老师傅也挺多的,可以让更多年轻人进坊,你们来带。“
谭向有些自责,自己也不懂这工坊的管理,只是干活。感觉现在自己误了东家的事。连忙答应多招工带徒。
煤窑主事周怀祺道:“民哥,我最近感觉咱村南的铁炉村,派人来偷瞧我们煤窑。总是看到他们村的人在远处山坡走动,我带护矿队过去看了,他们在偷伐咱后山的松木。已伐了有一百多棵!”
屋内姓周的听了大怒。
“他娘的,铁炉村这是要来找事!去年泗河他抢水的事还没找他们算账!”
“这群狗日的为了这后山的界线,闹了几十年,看二民他爹不在,竟敢偷伐松树!”周德平骂道。
周怀民惊异道:“咱保民营不是有巡逻队吗?偷伐这么多都没被发现?”
“他们砍伐的地方不在巡逻队视线内,是靠近他们村的一个山坳里。”
周怀民又气又好笑,看来这铁炉村的日子不好过,大冬天没炭烧,来偷到自己祖坟这里了。
“行,我知道了,改天定要找他们算账。”周怀民的意思是先把社兵甲做好。
周怀民突然想起一件事,但也不知道这件事让谁来做,便问道:“咱村里的鸡鸭鹅,有多少?你们谁知道哪家村民最擅长养这些?”
周德标刚放下茶水,说道:”二民,你德亮叔不是就养这个,靠卖蛋为生么。“
周怀民哪里记得这么多人,听闻大喜,和周德标道:“标叔,你和他说,养的越多越好。各工坊和村民说一下,包括黄冶村,每家每户都要养鸡鸭鹅。”
周德标问道:“村民哪有余粮养太多,你德亮叔家靠着河边,是自己喂养的有蚯蚓,小虫多,方能养活。”
周怀民回道:“散养即可,每家各自系上自家的绳。后山放开,村里谁反对,就来找我。允许各家在后山养鸡鸭鹅,在田地里都可以,到今年年底,除了德亮叔,养最多的前三名,各嘉奖一百两、五十两、三十两。”
众人嘴角直抽抽,这东家有时就这样,东弄一下,西弄一下,都跟不上他的节奏,而且很难猜到让村民养鸡鸭鹅,他去奖励一百两的目的。人家知县老爷年俸禄也才四十多两。
“我不是在开玩笑,咱周记做生意的,最讲诚信。大家都和村民说养鸡鸭鹅嘉奖的事。”
为什么要养鸡鸭鹅?当然是为了五六月份的蝗灾,现在已是二月初,转眼就到。
紧急的事,一定要用金钱开道,这是解决问题最快的方法。
这时一个社兵敲门进来,喊道:”民哥,山泉沟的苏掌柜,拉了两车货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