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先到白窑工具厂。
白窑工具厂目前已有五十多工匠的规模,有三四个工坊。
陈家茂创办工具厂,也是周怀民的主动提议,因为白窑距离周家沟最近,所有上游核心产业,几乎都分布在周家沟、铁炉堡、焦沟、黄冶村、白窑村。
再外围就是西林庄、北林庄、山泉沟、八里沟等民生支柱产业。
如此布局,并非是谁关系远近,而是战争风险。
巩县地势东高西低。越往西,越靠近官道,被来去如风的农民军和官军劫掠摧毁的概率就大。
工具坊周记注资持股了七成,但不负责经营,几乎都是陈家茂负责日常打理。
最早的一个工坊是租用本村陈老爷的一个仓房。
现在都是采买本村砖厂,用红砖盖起的一排新厂房。
周怀民观看了各个工坊,十个组各有各的分工,点头赞许道:“不错,你们商务堂组织的厂坊管理交流会,还是很有效果的。”
周怀祺笑道:“各厂的厂长和会长会定期到杨家庄交流经验,我们堂的书办也把你那边的一些要求和思路给他们讲。”
陈家茂指着丙丁戊己四个工坊,言道:“这是专门负责生产咱们纺织机械的。”
周怀民看着格物堂帮他们搭建的熔窑,道:“这熔窑我们摸索的不易,还是要多做保密工作,尽量不让这钢锭熔化的技术扩散。”
两人点头,道:“那我们这纺织机械该如何卖呢?”
周怀民笑道:“我有一个想法,你们听一下。”
“我们既然打算出售,就不妨搞大一些,你们商务堂那边,做一些邀请帖,向之前附近各县前来咨询的布商、乡绅发出邀请前来参观我们厂坊。”
两人面面相觑,惊讶道:“啊?那岂不是脱光了让他们看?那他们都学了过去,我们岂不是没有一点优势?”
周怀民道:“就是要如此,他们一看就能超过我们,哪有那么容易?比如说,洛阳最大的丝绸商苏老爷,他是不是也拜托你要采买?”
周怀祺点头。
“他来我们这里采买了纺织机械,他也没实力把整个收购生棉、轧棉、精梳、纺线、织布、色染、织造生产链搭建起来。”
周怀祺摇了摇头:“这些凑在一起制作,只要财产雄厚,也是可以的,如果他几个厂坊各自分工,岂不是一个完整的生产链?”
周怀民道:“那也好,现在我们各厂都是处于新生期,人人感觉新鲜雀跃,恪守规矩,热情做工。但如果长时间没有竞争对手,长此已久就会滋生懈怠、贪墨成性。”
两人明悟,可不是这个道理么,民哥之前也讲过,任何事都有新生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落期。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赶在新生期去做,乘风而起,毫不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