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家要卖铺子吗?”
如果赖老头没有记错,大哥他孙子赖敬业的布店挺赚钱,怎么突然想起来卖店铺呢?
赖大树看赖老头疑惑,叹了口气,慢慢悠悠的给他解释。
"我劝了敬业好多次,这布店做的好好的,还出去闯荡什么呢?
赚钱的生意还能轮得到你一个没关系的小老百姓。
他一点都听不进去,一门心思觉得外面能赚大钱!"
赖老头看着他大哥花白的头发,听他絮絮叨叨的话语,当然知道他是在担心他孙子。
“敬业从小你就不用担心,要是没点把握他不会下这种决定,他做事靠谱的。那布店的生意不错,留给家里其他人也好。”
孩子都是父母的债,家里最近为了这个铺子都吵疯了,实在是头疼。
“一开始是这么打算的,结果家里为了这个店铺闹翻了天,闹的我都想分家,不然下金蛋的铺子我才不会想着出手呢?”
“二木,这个铺子真的不错,前面可以卖货,后面还可以住人……”
赖大树觉得这个铺子不错,赖敬业开了很多年的布店,要是不赚钱也不可能开这么久。
“大哥,你不用多说,我买下了。”
赖大树从小对赖二木就非常照顾,第一次为了他家的事来找赖老头。
不论赖老头今天有钱没钱,今天这个铺子他都买定了。
他看他大哥那么大年纪,说的还挺费劲,直接就同意下单。
多大点事情,都是自家兄弟,他大哥不会骗他的。
“哎,好!我回去拿房契去官府把铺子转到你名下。”
赖大树高兴的不得了,一方面这个把家里搞的乱七八糟的铺子终于出手,另一方面自家弟弟还是像往常一样,没有因为孙子考中秀才就和自己生疏。
赖老头看他哥高兴的手舞足蹈,连忙握紧他的手,把他扶到椅子上。
那么大年纪,他哥那是一点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老胳膊老腿的那么激动干什么呢?
择日不如撞日,赖老头和赖大树就坐了牛车去官府过户。
这个铺子,赖大树连店里剩余的布,卖了赖老头40两银子。
买铺子过户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他就和买卖田地一样的,都要记录在案。通过这样完整的程序,可以确保铺子的合法转让。
首先,铺子的过户与税收紧密相关,因为铺子通常都和商人买卖关联,登记信息非常的详细。
“砧基簿”登记信息全面,记载了赖老头的姓名、田产数量及来源。
信息登记完后,他们把砧基簿交给经界所,这是专门管理土地田宅的部门。
经界所会进行勘验核实,确保所有记录的准确性。然后,将材料制成多份,一份由赖老头持有,一份由官府保存。
两个老头子忙活一大圈,腰酸胳膊疼的终于把过户手续办完,又一路颠簸的坐着牛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