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就要找比自己更惨的人比,这样一比,自己的那些小困难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张老太太也装出一副同情的样子,安慰了三大妈几句,劝她放宽心。
她说钱花了可以再赚,但人没了就什么都完了。
三大妈连连点头称是。
她哪里知道,张老太太在心里偷笑,笑她家里花了不少钱呢。
不久后。
住大爷回来了。
印刷厂的三千本工具书全部完工。
一进院子就能听见三大爷阎埠贵的声音。
"依我看,我们应该向小枫提建议,让他提高印刷产量。"
"一天才印三千本工具书,这工作量太少了,至少得加到四千本。"
"我家老大解成告诉我,咱们印的这三千本工具书供不应求,图书馆一开门就被抢空了。"
"我家老大还说,好多外地人坐火车特意赶到红星图书馆买书呢。"
深夜时分,许多人跑到图书馆门前排队。
起初只有外地人这么做,但后来本地人也开始效仿。
数百人齐聚图书馆门口,可见这三千本工具书多么抢手。
三大爷边推车边兴奋地说道。
二大爷刘海中点头附和:“我家光天也说过,不少外地人要求我们加印工具书,有多少买多少。”
“我觉得老阎说得对,趁此机会让小枫加大印刷量。
这样,那些坐火车来的外地人就能买到书,我们也多些收入,对吧?”
三大爷看着中院聚集的人群说道:“好家伙,这么多人,原来都在跟小枫学包粽子。”
二大爷赞叹:“小枫真是难得的人才,把养猪场、图书馆、电影院都管得井井有条,如今又当上二面厂厂长,年轻有为。”
三大爷试探着问林枫:“小枫,有没有考虑增加印刷任务?听说每天这三千本根本供不应求,许多外地人连夜排队只为买我们的书。”
"小枫,要不你让我们老哥仨多印一千本书?"三大爷心中早已算好收益。
目前他们四人每日印刷三千本工具书,每人每天赚三块,一个月就是九十块。
大月份能赚九十三块。
若每天增印一千本,他一天就能多赚一块,一个月就有一百二十块。
这比林枫的收入还高,想想都觉得激动。
上次车祸花了一百多块,把阎老西心疼坏了。
他恨不得一个月就把损失挣回来。
他的建议得到了二大爷的认可,两位大爷都满怀期待地看着林枫。
林枫笑着摇头:"每天三千本刚好,暂时不增加产量。
吃饭要一口一口吃,赚钱也要一步步来。
现在我的小厂还没引人注意,突然增产可能招来上级关注,要是被收走,你们也就没活干了。"
听到这话,三位大爷都很紧张,特别是阎埠贵,他非常依赖这份收入。
他急忙说:"千万别让领导发现,咱们继续低调,工资保密,工作时间短点。
这样可以吗?"
三大爷陪着笑脸问。
林枫看了他一眼,竖起大拇指。
"三大爷,真机灵。"林枫夸奖道。
"嘿嘿,我的这点小聪明哪能跟您比,小枫,您才是咱大院里最聪明的人。"
三大爷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也开始像二大爷一样讨好林枫。
二大爷更是毫不掩饰地猛拍林枫的马屁。
一大爷也点头笑了笑。
"还是小枫想得周到。"
"老阎和老刘啊,依我说,你们就是在胡闹。"
"一个月拿双份工资还不够?嫌少的话,咋不去印钞厂上班呢?真是的。"
一大爷数落了两位老人几句,推着自行车离开了。
二大爷和三大爷互相看了看,干笑了两声后各自回家。
围观的大妈们也散开了。
只剩下林枫和秦淮茹。
连张老太太都觉得包粽子挺乏味,纳鞋底才更有意思。
她回屋继续纳鞋底了。
傻柱觉得自己学得差不多了,也回去给媳妇做饭去了。
院子外,只剩林枫和秦淮茹。
林枫已经手把手教会秦淮茹包了十三个粽子。
秦淮茹包粽子的技术越来越娴熟。
不得不说,秦淮茹确实挺聪明。
只要用心学,很快就能掌握。
只是刚才她走神了。
按照林枫的说法,那就是做了几秒的白日梦。
醒来后专心学习,自然很快就会了。
"小枫,谢谢你总这么帮我们家。"
"以后,我们家不能再要您的十斤玉米面了。"
"这些年您一直救济我们家,现在我们的生活改善了不少,以后不能再……"
话还没说完,秦淮茹的婆婆从屋里冲了出来。
"淮茹,你这是说什么呢?"
"咱们家日子哪好了?"
"那十斤玉米面是我厚着脸皮找小枫要来的。"
"你没资格拒绝它!"
张老太太瞪了秦淮茹一眼。
接着转向林枫,笑脸相迎:"小枫,您别听淮茹乱讲,我们家现在还很困难,全靠您那十斤玉米面维持呢。"
林枫明白张老太太的意思。
这个老太婆,真是跟着月亮走,占便宜还意识不到。
在整座大院里,只有她能占到别人的便宜。
其他人要是想占她家的便宜,她会跟你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