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大家拿着板凳或小马扎,来到后院林枫家看电视。
林枫和傻柱早已将大桌子搬出屋外,并将电视机和天线重新连接好。
电视机放在桌上即可观看。
整个院子的人都聚齐了,老少齐聚,热闹非凡,如同过年一般。
老人们坐在小马扎上,手摇蒲扇,笑盈盈地看着电视。
年轻人则站在高凳上,兴致勃勃地盯着屏幕。
孩子们围在一旁,有的被抱在长辈怀里,全都睁大眼睛,充满期待地注视着电视。
"小枫啊,你这电视真厉害,就像把电影院搬回了家。"二大爷刘海洋边摇扇边夸赞林枫。
"确实如此,谁能想到我们能在自家门口看电影呢?"一大爷易中海也连连称赞。
"请大家安静,不要说话。
这部《老兵新传》我已经看过了,演得很好,希望大家能专心欣赏。"三大爷阎福贵站起身来维持秩序。
虽然三大爷努力维持秩序,但大家的目光都被电视里的电影吸引住了,没人太在意他的提醒。
正如三大爷所说,电视里放的是老电影《老兵新传》,原本是黑白的,一年前重新上色后变成了彩色版。
不过要观看彩色版本,只能去电影院买票。
今晚,在林枫家门口,大家看到的仍是黑白版的《老兵新传》,却无需支付电影票费用。
阎福贵帮林枫算了笔账,院子里这些人加起来,包括大人和孩子,如果去电影院每人至少花费一毛钱,不足一米的孩子半价五分钱,这里共有二十多个大人和十几个孩子。
这意味着林枫为大家省下了三块五毛钱。
阎埠贵感到十分惋惜,心想如果自家也能买台电视机,每次有人来看都能收点钱,日子久了就能把成本赚回来,这岂不是好事?但林枫却不懂得这个道理,白白让大家免费观看,真是浪费。
就在这一天晚上,阎埠贵心里萌生了买电视的想法。
时间已接近晚上十点,电视节目结束,屏幕上出现了雪花。
人们意犹未尽地离开,边走边讨论刚才的电影情节。
邻居们陆续散去后,傻柱帮林枫把桌子搬回屋内,电视机也被重新放回原位。
孩子们已经困得打哈欠,傻柱带着何晓回家休息,雨水家的孩子早已入睡,雨水也回到自己房间。
林枫一家各自归寝,老太太带着小林叶上了床,而林动则爬上了自己的小床。
于嗨糖靠近林枫,轻轻吻了他的脸颊,温柔地说:“枫哥,我爱你。”
林枫在黑暗中笑着回应:“我也爱你。”
于嗨糖握着他的手,轻声问:“我们什么时候搬过去?”
林枫答道:“三天后,等新房子通枫晾干,我们就搬进去。”
于嗨糖满心欢喜,两人沉浸在幸福中睡去。
三天后,林枫开始搬家。
这天正好是周末,原计划带孩子们去游泳的活动不得不取消。
街坊邻居们都来帮忙,大家齐心协力搬运家具和新买的物品。
忙了一上午,林枫想请大家吃饭,却被婉拒。
街坊邻里表示这只是举手之劳,无需回报。
林枫的新家安顿完毕后,傻柱不知从哪找来一挂鞭炮,挂在新家门口的砖墙上点燃,噼里啪啦的声音让大院充满节日氛围。
"枫哥,祝贺你乔迁之喜!"傻柱笑着说。
"枫哥,恭喜搬入新家。"雨水学着样子向林枫道贺。
"小枫,祝你乔迁之喜。"三位大爷和三位大妈也前来祝贺。
连带着秦淮茹带着三个孩子,都来给林枫道喜。
大院里的邻居们都很高兴,因为赶走了许大茂这个麻烦,林枫终于搬进了新家,这是值得庆祝的事。
林枫和嗨糖笑着
老北京有个习俗,搬新家要“温锅”
,意思是亲戚朋友来送些实用的东西。
傻柱提前宣布这口锅由他买给林枫,果然送来一口新锅。
一位大爷送了一个行李箱,方便林枫出差。
二大爷送了暖水瓶和两斤卫生油。
三大爷则送了个带盖的搪瓷缸子。
秦淮茹这次很大方,直接买了一台电枫扇,花了十八块,这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
前几天,秦淮茹刚涨了工资,每月多了八块,她用这些钱给林枫买了这台电枫扇,让不少邻居都羡慕不已。
秦淮茹平日节俭,谁也没想到她送礼如此阔绰。
最近她刚添置了自行车和新衣,如今又给林枫买了一台十八块钱的电枫扇。
过去她可是精打细算,连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花。
面对邻里惊讶的目光,秦淮茹解释道:“小枫和嗨糖是槐花与小当的干爹干妈。
自从老太太过世,我上班忙顾不上两个孩子。
他们每天中午都在小枫家吃饭,已经好几个月了,难道这饭钱不值得一台电扇?”
此言一出,街坊们无不叹服。
二大爷刘海中竖起大拇指称赞:“淮茹做得对,要知恩图报。”
“懂得感恩,自有福报。”
老大爷易中海点头附和。
“确实如此。”
有人笑着说道。
“淮茹换了工作后,整个人都变了,思想也更先进了。”
三大爷阎埠贵眯着眼笑。
虽然嘴上夸赞,但他心中却嘀咕:这秦淮茹是不是太傻了?林枫只是搬家,她就送这么贵重的礼物,而他只送了一个一块钱的搪瓷杯,还心疼了好几天。
殊不知,秦淮茹早已是林枫的恋人,两人根本不分彼此。
林枫搬入新居,邻居们都来帮忙暖房,他非常开心。
他立刻让傻柱去买菜,晚上请众人吃饭。
傻柱拿了钱骑车去采购,其他人则将桌椅搬到院子,准备开席。
收音机里传来熟悉的声音:“小喇叭开始广播啦……”
播放着孩子们爱听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