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麻子也凑过来,脸上挂着幸灾乐祸的笑。
秦力懒得搭理这些碎嘴子,大步走了。
到了县城,虽然十分热闹,但打听好的周安带着孩子们直奔文具店。
一进店,各种各样的笔墨纸砚摆得满满当当。
老板是个精明的中年男人,一看有客人,立马满脸堆笑迎上来:“几位客官,要点啥?小店的文房四宝可都是上等货,包您满意。”
周安不紧不慢,拿起一支宣州紫毫笔,左看右看,又蘸了蘸墨,在试纸上写了几个字,感受了下毛笔的弹性和墨的顺滑度,才开口:“这笔看着还行,不过价钱方面,老板可得给我个实在价。我家孩子多,一买就是好几套。”
老板眼珠子一转,心想来了个大客户,可不能放过,忙说:“客官您一看就是识货的人,我这笔可是从宣州直接进的货,品质绝对有保证,这样吧,看您买得多,给您打个九折,这已经很划算了。”
周安心里清楚,这老板肯定还有不少赚头,就跟他讨价还价起来。
周大牛和周铁根在一旁看着,只觉得头晕眼花,心里直嘀咕这价钱也太贵了。
周墨轩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父亲和老板你来我往,眼里透着佩服。
其实现在的周墨轩真的进步了很多,要是以前的他看到了周安这么讨价还价,只会觉得丢脸,现在却是佩服。
一番唇枪舌剑,周安终于以满意的价格买下了六套笔墨纸砚。
同时还买了一本《千字文》和一本《三字经》,一共花了四百三十个铜板。
这还是常备的启蒙书,能刻板印刷,已经是比较便宜的书籍了。
要是每个人配两本,差不多得三两银子。
周安不是出不起这钱,只是觉得没必要花冤枉钱。
周安买了两本范例,打算回去让读过书的周墨轩抄。
也不用全抄,就抄前面几页,刚开始学,也学不了太多。
等学会写字了,就让孩子们自己抄,还能加深记忆。
看着装得满满的包裹,周大牛心疼得直咂嘴:“爹………”
周安拍了下他脑袋:“别老想着钱,好好读书,以后挣大钱。”
买好东西,周安要去找周正和周原看店面。
周大牛几个先把周安送到麻辣烫的摊位那儿。
周安下了驴车,嘱咐道:“别忘了抄书。”
周墨轩连忙点头:“爹,您放心。”
周安看着苦着脸的周大牛和周铁根,嘴角一勾,说:“周大牛,周铁根,你们俩这么不乐意读书,今天就跟着墨轩先预习一遍,回去我检查。”
话刚说完,就听到两声倒抽气的声音,周安忍不住笑出了声。
周大牛和周铁根这下更愁眉苦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