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那个何天,之前出去两个多月,说是去厂里当临时工了,回来大包小包,肯定有不少钱。”
“那个杨梅,说的好听高中毕业,有什么用?还不如何天,家里地里一把好手。
八十八块钱彩礼,她凭啥?她也配?”
夏建春在家骂骂咧咧,周家其他孩子都看着呢,周长伟不下地本就惹众怒,为他赔出去那么多钱。
因为里面还有周山要还的救命恩情,孩子们也就不说啥了。
可彩礼八十八绝对不行。
周家鸡飞狗跳,周长伟竟然把夏建春的话听进去了。
他找了跟何天共同的朋友,让朋友去劝何天。
何天一扫帚把人撵出去,还不解气,晚上带着何野去套周长伟麻袋,把人狠狠打了一顿。
冬天漫长,何天又被锡柴厂借调过去了。
厂里在紧锣密鼓研究脱粒机,需要人手。
何天在零件上的天赋,放眼全国都是凤毛麟角,是他们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七三年春天,何天带着小麦脱粒机回村。
县里发觉锡柴厂对何天和周志武的重视,火速将两人的档案调到农技站,成为一名正式工。
以后锡柴厂要借调,就要找农技站,那么农技站需要什么技术扶持,先进机器,都能直接找锡柴厂协调了。
农技站正式工工资二十八块钱一个月,两人拥有高度自由。
这一年的麦收,脱粒机第一次试用,傅钊还带人来现场观摩,随时准备调整,记录了完整的数据和损耗,整天都在琢磨如何提高效率。
只要经得住考验,很快就能在全国范围内大批量生产使用,大大提高生产力,解放劳动力。
这次麦收过后,玉米种下去,何天比周志武率先获得工农兵大学推荐名额,进入农学院学习。
这个消息让全村年轻人看何天的眼神都不对了。
有人凑上来交好,也有人到周氏面前说酸话,还有不少知青打听下一次选拔的机会,纷纷铆足了劲儿表现自己。
要去上学,何天把拖拉机手的位置交出去,大队长主持车手选拔,何天负责教授技术,毫无保留,倾囊相授。
有大队长这层关系在,周氏与何野在家也有人照看,不至于被人欺负了去。
何天出发的前一天,周长伟的妈专门找了媒婆想来找周氏重谈婚事,压根没能进何天家的门,直接被大队长媳妇刺回去了。
之前因为问题发动机,锡柴厂说了会弥补,今年新品粮种就下来了。
比起农技站看报纸喝茶的工作,大队长家周志武更喜欢研究这些东西,全权负责新品实验田管理。
农学院在青城,一座海滨城市,所在省与豫省紧挨着,都是盛产粮食蔬菜的地方。
重点发展农业的地方,为了保障耕地,工业都会适当做出让步,没有工业,省内经济情况包括百姓生活条件也就那样了。
何天在农学院重点学习机械化种植,这个专业男多女少,不算农学院主流专业。
教这门专业的教授姓田,在一众大老爷们中,察觉何天这个天赋极高的学生,欢喜的不行,对何天要求极高。
“田老师,我这个机械图都画完了,为啥别人的过了,我的不行?”
田教授从老花镜上方看过来。
“别人看懂构造,下地会用就行,你不行,你不仅要学会这样机器,还要学会生产这个机器。”
何天差点被口水呛着。
“您的意思,我在农学院,学制造大型机械,这能行吗?”
田老师垂眸,手上继续批改一份份作业,嘴上悠悠说道:
“嗯,怎么不行?你放心,老田我虽然教的浅,但是我会的多,教不会的,我人脉还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