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亲蛟慢悠悠地游经镇海桩的虚影时,奇异的事情再次发生。它额间原本空缺的逆鳞位置,突然凝出北斗勺柄的轮廓。七点星芒闪烁不定,恰好对应着北境七处要塞的烽火台坐标。仿佛这简单的星芒,就掌控着整个北境的安危。
“去。”一道简短而有力的声音,从圣主口中传出。圣主站在檐下,轻轻叩响檐角的铜铃。铜铃发出清脆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夜空中回荡。噬亲蛟像是接到了最高指令,倏地昂首,尾巴用力一甩,尾鳍扫起的星砂在半空迅速凝成七十二口坎儿井模型。
这些坎儿井模型栩栩如生,井壁的青砖纹路纤毫毕现,仿佛真的历经了岁月的打磨。砖缝间渗出的虚拟泉水,就像一条条灵动的小蛇,正沿着龙坤三日前批注的《屯田策》图纸走向流淌。仿佛这图纸,就是它们前行的指南。
突然,噬亲蛟一头扎进池底。不一会儿,它再次浮出水面,口中衔着一段枯木。这枯木看似普通,实则暗藏玄机——正是当年治水时被冲毁的界桩残片。仔细看去,木纹间还嵌着半粒朱禾种,像是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治水岁月。
龙坤伸手接过枯木,就在他触碰到枯木的刹那,池水像是被点燃了一般,突然沸腾起来。水面上热气腾腾,就像一口烧开的大锅。原本凝在水面的星砂白鹭群,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纷纷飞起。它们扑扇着翅膀,翅羽抖落的荧光,在空中交织成《甘霖谱》失传的布雨诀。
噬亲蛟绕着龙坤不停地游动,它身上的青玉鳞片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斑。这些光斑投射在池壁上,竟组成了一幅连绵不绝的沟渠图谱。这图谱,正是工部苦求多年而不得的《寒江分水注》全本。
时间在这奇妙的景象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寅时末刻的晨风,裹挟着阵阵稻香,悠悠地漫入天枢阁。龙坤一直握在掌心的枯木,像是感受到了这春风的召唤,突然开始发芽。嫩绿的藤蔓从枯木中钻了出来,像是一个个好奇的小精灵,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这个世界。藤蔓迅速缠绕在龙坤的腕间,不一会儿,就结出了一串玉髓稻穗。
稻穗晶莹剔透,每一粒都饱满圆润,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穗粒轻轻坠入池面,刹那间,北境微缩沙盘中的旱地像是被唤醒了一般,突然涌出清泉。泉水汩汩流淌,蜿蜒成《步天歌》壁宿星轨的形状。水畔瞬间生出绵延十里的朱禾青苗,那嫩绿的颜色,充满了生机与希望,仿佛在预示着北境即将迎来一场丰收。
噬亲蛟目睹这一切,突然仰天长吟一声。这声音高亢激昂,仿佛是在为这奇妙的变化欢呼。紧接着,它周身的鳞片像是雪花一般,纷纷脱落,化作三百六十颗星砂,坠入池底。就在星砂坠入池底的瞬间,青光流转间,噬亲蛟额间空缺处,缓缓生出一枚崭新的逆鳞。奇怪的是,这逆鳞的鳞面上浮现的,并非常见的星纹,而是龙坤昨日朱批的《漕运新策》片段。
与此同时,池畔的青铜晷像是完成了一场神圣的仪式,它的晷针在此刻缓缓归位。原本绽放的星砂莲,像是听到了熄灯的号令,齐齐闭合。阁内回荡起三百年前初代圣主锻打农具的叮当声,那声音,带着历史的厚重,也带着传承的力量。
“三日后,带着它来。”圣主的声音,像是从遥远的天边传来,又像是直接在龙坤的心底响起。随着这声音的消散,晨光渐渐洒进天枢阁,照亮了这片神奇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