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母星学校注重培养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按地球上的说法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六大门派比试,也包括这些内容。
华母星把礼放在首位,礼仪是必不可少的修行。虽然简化了一些繁文缛节,但一些礼节必不可少。比如见到师长要行礼、对待幼小要爱护,连日常行为规范都有严格的要求,并纳入考核范围。所以,在学校里地面上看不见一点垃圾,墙壁上也看不到一个脚印。礼仪考核也不需要专人管理,每个人的灵晶球相当于行车记录仪,每到期末或年终考核的时候,学校根据权限,调取每个人的日常行为规范,不需要多长时间,就可以汇总其不当行为或优良表现,给出“优、良、中、差”的评价。
乐,涵盖音乐、诗歌和舞蹈等项目的学习。
射,包含冷兵器和热武器。冷兵器如箭、剑、戟等,热武器包括枪、弹、炮等。
御,包括驾驶装甲车、军舰、航空飞行器等。
书,则是书法和绘画。
数,囊括了数理化和科学技术。
以上几项对于杨绚华这种现代学生来说都是弱项,什么知书达理,不存在的;书法不堪入目;音乐没有涉及,只会胡吼乱唱,好在声线动听;枪炮之类,简直就是文盲;数理化倒是知道一些浅显的知识,但不精通。
相当于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好在根据现在的学习能力,需要记忆的东西都好办,大脑就如同扫描仪,看一眼就会,而且还能运用自如。
那么,最关键的是实践。于是,杨绚华迅速制订了每天的学习计划:
一个小时练习书法绘画,一个小时练习乐器,两个小时浏览各类书籍,九个小时练习武功,早晚饭去掉两个小时,七个小时休息。
这个计划正合李崇虎、司徒顶牛之意,三人击掌发誓一起练习。
第四天,有一节音乐课。同学们来到音乐教室,杨绚华见识到了什么是乐器王国,琴、管、弦、锣、箫、缶不下一百种。
董青婉选择了箫、李崇虎选择了鼓、司徒顶牛选择了锣、华佩佩选择了古筝、墨冠梅选择了二胡,杨绚华不知道自己选择什么,等大家选择好后,只剩下伏羲琴。
伏羲琴,五十弦的伏羲琴,这可是最难学的乐器。杨绚华坐在琴台前,说道:“可是我不会弹啊。”
“我来教他吧。”婀娜多姿的蔡巧巧老师走过来说道。据说她是羽族人,长得十分漂亮。
“绚华同学,你愿意吗?”她俯下身子,对杨绚华柔声说道,那声音,甜的如蜂蜜。
杨绚华站起身,向她行了一礼:“谢谢蔡老师。”
蔡巧巧看上去只有二十五岁,伸出洋葱一般的手指,手把手地教杨绚华指法。
半个小时后,杨绚华掌握了技巧,终于能够弹奏一曲。这是一支古曲。前奏响起,全班同学也跟着弹起来,董青婉用她仙女般的声音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