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冠梅说道:“再说吧。”
“那好,你们要开心点。”
华佩佩说道:“只要你每天和我们说上一句话,我们就开心。”
“……”杨绚华翻了一个白眼,“我不是天天和你们在一起吗?”
“可是,今天,你没有和我们说上话。”两个女孩答道。
……
看她们的样子,就是害了单相思的病。唉,不知道是不是《红楼梦》的错。
作为结过一次婚的人,杨绚华怎么会看不出来。但这怎么行呢?我是来学武功的,不是要建三宫六院的。
杨绚华陪他们练了一下武功,回教室写获奖感言。
写好后,接到母亲的电话:“绚华,你回家一趟,老祖宗要见你。”
杨绚华按照地址,施展逍遥神功,五分钟就来到瑶池边的一座庄园门口。来到后父家,他心里有点忐忑。不是担心他位高权重,而是担心他对自己的态度。订婚那次是在酒店,俩人没有交谈什么。这次,可是在家中。原本说好的三年才回家,这才三个月呢。
母亲和杨丽华早站在了门口,迎接他。
杨绚华再一次深深的感动,这就是母爱,伟大的母爱!
“哦,哥哥会飞啰,将来,我也要飞。”杨丽华张开双臂,扑到哥哥怀中。
进了堂屋,杨震坐在主位上,依然面色慈祥。杨隆国坐在左边,也是充满笑意,没有了政坛上的威严。
杨绚华分别行礼道:
“老祖。”
“爹。”
“坐吧。”杨隆国指着下手的凳子,微笑着示意道。
杨绚华放松了心情,坐了下来。杨丽华从哥哥的怀中下来,坐在他身边,乖巧得如一只小猫。
“一个月前,在酒桌上即兴创作的诗句,我便已看出你不同凡响。”杨震欣慰地谈道,“真没想到,你还写出了更加优秀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子孙后代中,有如此卓越的文采。”
杨绚华被夸得满脸羞红,是真正的羞愧啊。
仨人谈了一个多小时,两位长辈表示了对杨绚华的认可和称赞。
母亲华仙妮做好饭菜,过来对杨绚华说道:“绚华,你来炒两个菜。”
杨绚华来到厨房,母亲已经准备好了鹿肉、灵菜。他炒好后,端上桌。五口人围坐在一起,有趣的是杨震坐了主位,母亲华仙妮坐左,杨隆国坐右。母亲在家中的地位,比父亲还高。
杨震吃了一口炒鹿肉,又夹了一片,连吃了两口,才停下来,赞道:“绚华,你怕要掀起国家的文化大变革哦。你写的小说,我们准备以此为范例,推广白话文。我看了你编的校刊,也很优秀。凡是有利于推动华夏文明传播的体例,我们都要推行。还有你这厨艺,能不能写几个方子,我们也传播一下,发扬华夏的饮食文化。”
杨绚华答道:“老祖宗,我懂的菜谱也不多。”
“不用懂多少,只要你写出来,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杨震说道,“各行有各行的人才,只要开个头,自然会涌现出不少大厨,饮食文化也就会蓬勃发展。饮食文化发展起来后,就会带动养殖、农业、餐饮等各行各业的发展。能够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的,只有第三产业。工业、高科技产品只是让国家或商人积累财富。财富在国家手中,会用之于民;但在商人手中,他们只会玩滚雪球的游戏,财富越滚越多,而农民得不到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