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我看看。”杨绚华礼貌地说着,拿出自己的金色通知,那上面明显标着第一排1号。
两位老人看到金色通知,眼睛一缩,难道是自己看走眼了。当他们看到通知上面的字时,很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大华国,这东西没有人敢造假。李凤楠连忙说道:“小伙子,是我误会了。”
“前辈,没关系啊。”杨绚华坐直身子,静静地等待。
不一会儿,主席台上人员到齐。分别是会长杨震,副会长魏征、孔德信、诸葛云浅、王才晴、东方子牛、曹胜祖。颁奖仪式正式开始。主持人简短的发言后,开始念获奖名单。三等奖十人,上台领奖后,女主持人方华说道:“下面,请获得二等奖、一等奖、特等奖的作者一起上台领奖。二等奖有两名,其一是黄存嘉,获奖作品《黄山赋》,他以细腻的文笔,描写了黄山的自然风光,是一篇难得的骈文。其二是李凤楠,获奖作品《山居》,他的田园风光诗别具一格,宁静而悠远。请两位上台。”
“一等奖一名,获奖人吴盛佑,获奖作品《明月照大江》,他的作品借鉴了乐府诗的神韵,开创了词曲的先河,可称之为‘可以歌唱的诗’。有请吴老上台。”
“特等奖的获得者是杨绚华先生。他的获奖作品《西游记》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巧妙结合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多彩多姿的人物形象。这部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且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艺术成就,实为一部经典杰作。有请杨上台。”
杨绚华站起身来,向领奖台走去,方华看着他的面貌,张大了嘴巴,这太年轻了吧。刚才还称他“杨老”,小杨还差不多。不过,也许他是年纪一大把,只是长着一张娃娃脸。她自我安慰道。
杨震、魏征、诸葛云浅、王才晴分别给四人颁奖。杨震亲自把特等奖证书放在杨绚华手中。他原本想避嫌,但就凭《西游记》高超的创作水平,就算有人说闲话,也会被广大读者打脸。
颁奖领导退下去后,方华请其他人发表获奖感言后,对杨绚华说道:“下面,有请杨老——杨绚华发表获奖感言。”
杨绚华走向讲话台,她的声音清澈而有力,回荡在会场中:“尊敬的各位前辈、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与感恩的心情站在这个荣耀的领奖台上。首先,我要衷心地感谢广大人民群众以及才华横溢的民间艺术家们。正是他们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与绚丽多彩的神话传说,为我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俗话说得好,公道自在人心。这颗‘心’,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在《西游记》中,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山,无不暗指这颗至关重要的‘心’。而整部《西游记》潜在的核心线索恰恰在于:取经之路,实质上是一场修行心灵的旅程……”
杨绚华讲了三分钟,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散会后,李凤楠、吴盛佑和杨绚华交流了一阵诗、词的写作技巧和心得。杨绚华看过许多评论,多少能够讲出一些名堂。现在杨绚华是名人,说出一两个经典论断,就会一语点醒梦中人,令两位老人佩服不已。
接着,几个记者围了上来,一名女记者问道:“杨绚华先生,请问你对旧体诗和新体诗的看法。”
杨绚华答道:“不管是旧体诗和新体诗,只要作得好,就是好诗。两者没有高低之分。”
另一名记者问道:“杨绚华先生,你觉得白话文能够完全取文言文吗?”
杨绚华答道:“不会。丢掉文言文,是断了华夏文明的根。发展白话文,是为了华夏文明的能够在普通老百姓心中生根发芽,发扬光大。所以,两者都不能丢,鱼与熊掌,我们华夏都要紧紧握在怀中。”
又一名记者问道:“杨绚华先生,这次你得了一千六百万奖金,你准备怎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