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完成了!”
看着整齐归档的文件,他长舒一口气。
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关于轧钢厂的相关资料。
正当他打算把这些材料交给李建设时……
办公室外传来敲门声。
“进来!”
随后,一位年轻人走进来,站在了他的面前。
“厂长,您回来了!”
李副厂长见状,立刻笑容满面地迎上前去。
李建设微微点头,问道:“今天都有哪些轧钢厂来访?”
李副厂长忙将今日的情况详细讲述一遍,同时将准备好的材料递上。
李建设接过材料翻阅起来。
看着手中的资料,他满意地点点头,“做得很好,你经验确实丰富。”
听到表扬,李副厂长只是憨厚地笑了笑,没再多言。
李建设简单了解了工厂今日状况后便离开办公室,由司机送他返回四合院。
---
与此同时,在精诚不远处的一座城市里,轧钢厂内。
一名中年男子在办公室内来回踱步,显得十分焦虑。
“厂长,我们厂产量一直提不上去,也不是我们的错,他们这样做太不公平了!”
一个穿工作服的员工愤懑地说。
中年男子停下脚步,透过窗户望向外面。
“听说精诚研发出一种设备改造技术,能提高生产效率。”
“只是不知他们研究得如何了。”
刘克浩望着窗外喃喃自语。
这是他从一位同行那里得知的消息,两人关系不错,所以对方才告知此事。
得知这一信息时,刘克浩内心激动不已。
这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目前,轧钢厂正处于关键阶段,生产任务十分紧迫,否则他也不会如此着急。
于是,他立刻派人联系精诚洽谈合作事宜。
这项技术对他们而言意义重大。
刘克浩得知这个计划若成功实施,将会是一场巨大灾难。
于是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对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升级。
正为此事忧心忡忡时,门外传来敲门声。
“请进。”
一个年轻人走进来,刘克浩急切地询问情况。
这位负责此事的年轻人汇报了从红星轧钢厂获得的信息。
刘克浩听后心中一动。
“只需花费一万块就能采用他们的技术?”
确认消息后,刘克浩感到十分欣喜,这无疑是利好消息。
“不过修理工必须由他们指定。”
负责人员补充道。
刘克浩继续追问具体时间,对方表示需排队等待通知。
刘克浩皱眉思索,当前局势不允许拖延太久。
同时,还有多家轧钢厂也在寻求与红星轧钢厂的合作,形势不容乐观。
刘克浩眉头紧锁,意识到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对方手里。
精诚只是众多轧钢厂之一,其他轧钢厂已抢先行动,积极联络红星轧钢厂商讨合作事宜。
计划经济时期,完不成生产任务的后果极其严重,没人能承受这种惩罚。
然而,李建设并不知情,他所在的轧钢厂的技术革新已在消息闭塞的时代引发了广泛关注,甚至传到了外地。
“出发吧!”
李建设向司机示意后离开小巷,返回大院。
望着新居,他心情舒畅。
他的房子正对四合院大门,位置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