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啊!”陈庆之看准时机,一声令下,白袍军发起了一轮猛烈至极的反攻,如汹涌的巨浪,岳飞带领着岳家军也不甘落后,在大齐军队中左冲右突,将大齐的军队阵型彻底打乱,使其陷入一片混乱。
大齐军队开始出现溃败的迹象。
“不好,快撤!”大齐将领见势不妙,企图狼狈撤退,脸上满是惊慌失措的神情。
但岳飞和陈庆之岂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下令全力追击。
“一个都别放过!”
在夏军的穷追猛打下,大齐军队损失惨重,丢盔弃甲,狼狈不堪,宛如丧家之犬。
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惨不忍睹,犹如人间炼狱。
“报告将军,大齐军队已被我们击溃,大部分已被歼灭,少数逃窜。”一名士兵向岳飞和陈庆之汇报,声音中满是兴奋与自豪。
“继续追击,务必清除余孽。”岳飞目光坚定,语气决然地说道。
经过一番艰苦的清剿,大齐的二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捷报传到都城,夏浩龙颜大悦。
“好!岳将军和陈将军果然不负寡人所望。”
夏国上下一片欢腾,百姓们对夏浩的统治更加拥护,赞誉之声不绝于耳,犹如春风吹过大地。
而在此时,大夏周边国家也收到大夏王朝打败大齐王朝军队的消息,开始皆是难以置信,后来才慢慢接受,开始重新审视与夏国的关系,夏国的威望在周边各国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当其他周边国家得知大夏打败大齐军队的详细细节后,都对大夏王朝产生了浓烈的好奇,在一个月前还是一个风雨飘摇,随时都会灭亡的王朝竟拥有如此精锐强大的军队,实在是不可思议,所有国家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大夏,一批批各国密探都朝着大夏进发,都想将大夏的底细打探清楚。
然而,这一切夏浩都还一无所知。
半个月后,岳飞与陈庆之班师回朝。
都城百姓听闻岳飞与陈庆之班师回朝的消息,纷纷涌上街头,夹道欢迎,热闹非凡。
街道两旁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有给夏军递馒头的,有给夏军送水的,还有的女子在给夏军抛媚眼,将军士弄得面红耳赤,不一而足,欢呼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岳将军威武!”
“陈将军威武!”
“王上圣明!”
“大夏威武!大夏万年!”
人们皆是手持鲜花,脸上洋溢着崇敬与喜悦的神情,如阳光般灿烂。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好奇地张望着这凯旋而归的将士们,眼中满是兴奋与好奇。
岳飞和陈庆之骑着高头大马,面带微笑,春风满面,不断向百姓挥手致意,犹如凯旋的英雄。
夏浩亲自带领群臣在宫门口迎接。
两人见夏浩亲自迎接,连忙下马走上前拱手拜见。
“两位将军辛苦了”夏浩满脸笑意地说道,目光中满是赞赏与关怀。
“为王上分忧,乃是我等臣子应尽的职责。”岳飞和陈庆之齐声说道,语气坚定而又忠诚。
随后,夏浩在金銮殿中设宴,为两人庆功。
金銮殿内,气氛庄重而又热烈非凡,好似节日的庆典。
岳飞和陈庆之身着战甲,英姿飒爽地走进殿内,犹如两颗璀璨的明星。
“臣岳飞(陈庆之)拜见王上,此次出征幸不辱命!”两人齐声说道,声音洪亮,响彻殿内。
夏浩满脸笑容:“两位将军快快请起,此次大捷,两位将军功不可没,等大夏彻底安稳后一并对二位将军进行封赏。”
群臣纷纷向岳飞和陈庆之表示祝贺,赞誉之词不绝于耳,如潺潺流水。
“王上,此次能够大胜,全赖将士们奋不顾身,英勇作战,王上洪福齐天。”岳飞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对将士们的赞扬和对夏浩的敬意。
陈庆之接着道:“我军虽胜,但也还需继续整顿军队,以防后患。”
夏浩点头:“陈将军所言极是,战后整顿之事,还需两位将军多多费心。”
此时,南宫羽出列道:“王上,如今我大夏军威大振,周边各国心怀叵测,当加强戒备,以防万一。”
夏浩沉思片刻:“传旨下去,各地加强防务,以防他国有所异动。”
胡明熙道:“王上,如今我大夏声威远播,当趁机与他国建立友好关系,拓展贸易,促进发展。”
夏浩看向群臣:“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众人各抒己见,殿内讨论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犹如一场激烈的辩论。
宴会也在这不断的讨论中紧张地进行着。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来报:“王上,不好了,边境发现大量他国密探。”
夏浩脸色一沉:“加强巡查,一旦发现可疑之人,立即抓捕。”
宴会结束后,夏浩在御书房内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这周边局势愈发错综复杂,看来还需从长计议,谨慎应对。”
而在另一边,岳飞和陈庆之也在为军队的未来发展精心筹谋,殚精竭虑,力求为大夏打造一支无敌之师。
大夏王朝的未来,充满了未知的挑战与无限的机遇,宛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