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峰向前一步,拱手行礼,声音坚定有力:“三位校尉放心,凌峰定当竭尽全力,小心行事!”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四位副队长也纷纷表态:“愿为大夏效命!” 他们的声音整齐而有力,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们的忠诚与决心。
众人开始热烈地商议具体的行动计划。
三千院说道:“我率领一队前往中州,那里势力复杂,大家都要小心行事。”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警惕,仿佛已经预见到了前方的重重困难。
段天成道:“我去北域,定要探出有用的情报。” 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仿佛已经胜券在握。
温韬说道:“南域就交给我。” 他的语气沉稳而坚定,让人对他充满了信任。
凌峰朗声道:“西域我去,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他的声音充满了激情与斗志,仿佛要向世界证明自己的能力。
商议妥当后,各自带着自己的队伍向其他四域出发。
三千院骑在一匹黑色的灵马上,那灵马浑身散发着神秘的气息,仿佛来自九幽地狱。它的眼睛闪烁着红色的光芒,让人不寒而栗。三千院身后的队伍整齐有序,如同一把锋利的宝剑,随时准备出鞘。他回头看了一眼,心中暗想:“此次定要为陛下找到天材地宝,不辱使命!”
段天成带着队伍在一片荒野中疾驰,风声在耳边呼啸而过,仿佛在为他们加油助威。他目光坚定,心中念叨:“一定要完成任务,为大夏立功!”
温韬坐在一辆马车里,马车装饰简洁而不失大气。他手指轻轻敲打着扶手,陷入了沉思,思索着在南域的行动方案。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智慧,仿佛在谋划着一场惊天的棋局。
凌峰则是一马当先,带领队伍向着西域进发,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暗暗发誓:“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也绝不退缩,定要打探到天材地宝的消息!”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夏国一派安宁祥和,朝野上下皆有条不紊地运转着。
朝堂之上,大臣们每日早早入朝,神色专注地处理堆积如山的政务。他们时而蹙眉沉思,时而挥笔疾书,政令便如灵动的丝线,层层传递,串联起整个国家的运转,推动着大夏稳步前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显得格外神圣而庄严。
市井之中,烟火气息弥漫在每一条街巷。孩童们在街头嬉笑追逐,手中的糖人儿在阳光下闪烁着甜蜜的光泽。他们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回荡在大街小巷,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小商小贩们扯着嗓子叫卖,琳琅满目的货物摆满摊位,构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民生画卷,处处彰显着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
然而,夏浩却始终难以释怀,永安特殊体质的问题,宛如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在他的心间。他时常在御书房中,望向窗外的天际,暗自期待着前往其他四域的不良人队伍能传回喜讯。但东域与其余几域相距千山万水,路途遥远,消息的传递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这份焦急在他心底肆意蔓延,却又无计可施,只能默默忍受着等待的煎熬。
直到封赏大典前五日,夏浩才不得不将紧绷的神经暂时从永安的事情上转移,全身心投入到这场盛典的筹备之中。
他当即下旨,令内阁、军机处与六部协同合作,共同操办此次意义重大的封赏大典。
内阁大学士们得到指令后,迅速齐聚于宽敞明亮的议事厅。他们围坐在一起,神情专注而严肃,针对大典的流程和细节展开了一场激烈而有序的讨论。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安排,都被他们反复推敲、深入探讨。
内阁首辅诸葛亮率先起身,目光坚定地提议道:“大典当日,应当在皇宫前的广场上搭建一座气势恢宏、巍峨壮观的高台。唯有如此,方能淋漓尽致地彰显陛下的无上威严,让受封赏者与天下百姓都能深切感受到我大夏的鼎盛国力与磅礴气象。”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如同洪钟般在议事厅内回荡。
众人纷纷点头,眼中满是赞同之色,一时间,厅内讨论声此起彼伏,气氛愈发热烈。
军机处则肩负起调配人力物力的重任,他们日夜奔忙,不辞辛劳。为了确保大典所需的各类物资,从精美的器具到华丽的装饰,都能按时、足额到位,他们与各方势力沟通协调,忙得不可开交。同时,还要精心安排进京受封赏士卒的各项事宜,从食宿安排到行程规划,无一不细致入微。
陈庆之在这忙碌的间隙,还不忘幽默地调侃道:“此次大典,可是咱们大夏的头等大事,稍有差池,手下的儿郎们也不答应啊!” 此话一出,引得众人一阵哄笑,但笑声过后,每个人的工作态度更加严谨认真,丝毫不敢有半分懈怠。
与此同时,六部也各自忙碌起来。
礼部尚书亲自带领下属,精心拟定大典的礼仪规范。从官员们在不同仪式环节的站位顺序,到整个仪式流程的先后次序,再到每一项礼仪动作的标准、言辞的措辞,都制定得详尽入微、严谨规范。礼部尚书逐字逐句、逐一环节地反复检查核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力求做到万无一失。他的眼神专注而认真,仿佛在雕琢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户部则忙着核算筹备大典所需的经费,每一笔开支都要经过仔细权衡。他们既要避免铺张浪费,又要充分展现大夏雄厚的财力,让大典在庄重肃穆中尽显奢华与大气。
吏部全力选拔和安排参与大典的各级官员,他们根据每个人的才能、经验和资历,精心匹配每一个岗位,确保大典期间各项事务都能顺利开展。
兵部则承担起大典期间至关重要的安保工作,他们在皇宫内外周密部署大量兵力,加强巡逻频次与力度。巡逻的士卒们身姿挺拔,目光如炬,时刻警惕着周围的一举一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全力确保大典的安全有序进行。
刑部与工部同样各司其职,刑部负责维持大典期间的秩序与司法公正,工部则带领工匠们日夜赶工,修缮场地、布置设施,为大典的顺利举办添砖加瓦。
在众人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之下,封赏大典的筹备工作正有条不紊、稳步推进。
皇宫内,一片繁忙而热闹的景象。工匠们穿梭于各个宫殿之间,精心悬挂着精美的灯笼,五彩的绸缎在微风中轻轻飘舞,处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阳光洒在这些装饰上,反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皇宫前的广场上,那座承载着荣耀与威严的高台正在迅速搭建,一块块砖石在工匠们的巧手下严丝合缝地堆砌起来,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大夏辉煌的过往与光明的未来。
而此时的夏浩,正端坐在御书房内,全神贯注地审阅着大臣们呈上来的大典方案。他时而微微皱眉,陷入沉思;时而拿起朱笔,在方案上圈圈点点,不时提出一些修改意见。
夏浩的眼神专注而深邃,正在思考着大夏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