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子与倭寇战斗时,身负重伤,郎中说……只有一半的机会能醒过来。”
老管家其实是想说得委婉一些,可他知道自家老爷眼里不揉沙子的性格,一定会打破砂锅问到底。
而事实也瞒不住老爷,只能实话实说。
就这,老管家还是委婉过的说法,因为郎中的原话是:二公子受伤太重,除非是大罗神仙降世解救,不然醒不过来了。
“璟儿……”
刘基瞳孔一缩,呼吸一窒。
他张了张嘴想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却不料,一口气提上来,喉头压抑的一口血气喷涌而出。
“噗!”
刘基口吐鲜血,身体向后仰倒。
老管家眼疾手快地把人扶稳,冲着外面大喊。
“请郎中!”
……
华盖殿。
此时的朱元璋,看着瑞安县卫所的百户联名写的捷报,再看汤和写的奏疏,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气得当场骂娘。
“死了这么多人,掳走了那么多的女人,被抢的银两上百万,刘璟派亲兵去请救兵,他们两个时辰后才到场捡了个尾巴,居然还敢给自己表功?”
要不是汤和建议,给这几个百户挪挪地儿,直接调到海防去和倭寇直面战斗,证明他们的实力,说明这些人还有用处。
朱元璋都想下令,把这群人砍了,去祭奠逝去的英魂!
经此一役,他算是看明白了,负责海防的官兵良莠不齐,以及,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咱的官府里,有通倭的汉奸!”
早在旧元时,便把勾结外族的汉人,称之为汉奸。
哪怕旧元亡国,依旧有不少汉奸跟随北上,利用他们洞悉北方地形的优势,给旧元南下当领路狗。
所以有通倭的汉奸,朱元璋并不觉得奇怪。
但是,他绝不会养着这些汉奸,再来荼毒大明的百姓!
朱元璋略一思考,便给汤和写了封圣旨。
“封赏刘璟,只要这小子活下来,让他破格升官,升任温州指挥使,掌管下县所有卫所!”
好钢就要用在刀刃上。
如果这孩子命运不济的话,大明朝便痛失一员大将。
而命运这东西,谁也说不准。
朱元璋只盼着刘璟命硬,能够醒来。
“所有战亡的人,按照最高规格发放抚恤金,并贴榜昭告当地百姓!”
重赏了英勇抗击倭寇的英雄,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后来人模仿。
甭管这些人是为了争功夺利还是图名,总比那些拿着军饷却不干事的百户们强。
对于百户们的处置,朱元璋也同意了汤和调用的主张,让汤和自己看着去办,但他也提醒了汤和,凡事小心,别在阴沟里翻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