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山赶在开学报到的前一天回到的了京城
盘点了下手里的资金,只有40多块钱了,原本以为那200块钱加上补贴怎么能撑到高中毕业,可有钱就懈怠和随意挥霍的心态,让他只能再一次谋划起赚钱的方案来。对赚钱本就没什么头脑的他实在想不出有什么更好更安全的办法了,随即想到马上就要开始的国庆庆典,按照惯例,ZZ部门肯定要清理一批不稳定因素,保证良好的治安环境,所以杨山也算有了拖延借口,一切等到国庆以后再说。
第二天一大早,杨山刻意穿了一身干净的补丁少的白色衬衣和黑裤子,背上自己用面口袋缝制的书包,精神抖擞的向着D中进发。其实D中距离南锣鼓巷也不算太远,步行半个多小时就能到达,据说之前是皇家的库房,前朝末期建立了府学,建国后改名叫D中。
还没走到校门口呢,杨山就看到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已经围在了《欢迎新同学》的横幅周围。杨山走上前去也没急着挤进人群,而是看着那极具年代感的校门出神,能到这样的学校就读,他的心中也是充盈着满满的自豪感。这个校门他没见过,但是与这个校门建筑风格非常相似的另一所名校的校门,他可是去参观过很多次的。那个学校将会是杨山的下一个目标。
“同学,你是来报到的么,带通知书了么?”一个看起来像初中生的黑瘦男同学看到杨山的衣着,主动上来询问。
还没从激动中恢复过来的杨山,愣了一愣后才匆忙从书包中翻出通知书递给这位负责接待的同学。
初中生看来已经很熟悉通知书了,略微看了一眼就还给杨山,“学长好,请跟我来吧,高中部的报到处在这边。”
跟随着初中生学弟进了校门,杨山认真的观察起未来两年的学习和生活的校园,校园大体的分为两大部分,北边是操场,南边是教室和宿舍。操场非常大,包括了一个足球场和几个篮球场,那条跑道估计是400米的标准道,不过整个操场是东西向的,而不是传统的南北向。南边的教学楼是两层,和红星中学教学楼的建筑面积差不多,从建筑风格看,应该也是建国后新建的,周围的平房倒是古典中式风格。
在进入报到处之前,杨山在总务处外墙上贴的新生名单中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他被分到了高一一班(92班),他的名字位置在中间靠后。杨山又仔细看了一下,原来是按照姓氏笔画的顺序排列的。高一年级一共有6个班,每个班大概有50人左右。
(这里的92班相当于是班级的流水号,意思就是自建校以来高中的第92个班级,不会重复,以前很多学校都有这种编号,作者上学的时候依然有。另外就是外语,这里设定的D中高中是有英语班的, 92班的外语是就是英语。最后再强调一次,一切都是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在对学弟表示了感谢之后,杨山独自排队等待办理入学手续,靠墙站着无聊,杨山又开始观察起周围的同学来。因为是男校,所以着装几乎一致,浅色衬衣+深色裤子,当然,他们衣服上的补丁要比杨山少一些。杨山用脑海中红星中学那帮同学的模样与眼前的做了一下对比,发现最大的不同就是现在这些同学脸色红润没有菜色,显得沉稳端正,应该是比较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而且每个人身上都隐隐有带着些傲气。还有一点细节,杨山发现居然有3成学生手上都戴着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