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奶奶敲了敲他的头:"就你这大手大脚的,真是傻了不成?多一毛是一毛啊!"
"您就知足吧,我还头一回见着老太太卖粮票的呢,小心我把你送到派出所,告你投机倒把!"
"你说啥呢!"
聋奶奶又假装听不见。
"我说您真精明!"
"这年头,不精明点活不下去。
像你这样傻乎乎的,一辈子都娶不上媳妇!"
何雨柱其实挺佩服老太太的话,虽然说得像是玩笑,但句句都在理。
他越发好奇老太太的身份了。
不过为了逗老太太开心,他又接着说:"要是大家都像您这么精明,那老百姓不全成犯人了!"
"听不清你说啥!"
"又是这样!我说您真是好人!"
“什么好!”
聋老太笑着,同时往旁边啐了一口。
两人一边斗嘴,一边往回走。
同一时刻,一位大爷端着一碗饺子送到聋老太家。
这位大爷是个热心肠的人。
多年来,他一直照料着聋老太的生活。
不少人认为大爷有私心,比如希望何雨柱能为众人养老。
即便如此,他依旧是个好人。
多年如一日地照顾孤寡老人,连像秦淮茹那样的忘恩负义之徒,他也尽力帮助。
你可以骂他傻,什么人都帮;也可以认为他有些私心。
但如果这样的人都不算好人,那这个社会恐怕很难找到真正的好人了。
一大爷还在唠叨时,听见门外有人说话。
“您扶好了,我……我掀门帘了!”
一大爷赶到门口,提前掀开门帘,何雨柱背着聋老太走进屋内。
“一大爷您在这儿呢!”
“嗯,给老太太带点饺子尝尝。”
何雨柱走到床边,“我放您下来了啊,您坐稳了,扶住,扶住!”
一大爷问:“上次医生不是说您的脚能落地了吗?不用背了吧!”
聋老太朝他眨眨眼,“你听错了,医生说还得养半个月呢!”
何雨柱心里明白得很:“您就接着骗吧。
再过几天就春节了,您再多吃点,长个十斤八斤的,我就得累死了!”
“老太太,上次拿的面吃完了吗?吃完了您告诉我,我再给您拿些来!”
“别担心我,家里还有面呢!”
何雨柱抱怨道:“一大爷,您以后少给她送面了。
我现在终于明白她怎么省下粮票了。
您知道她干什么去了吗?偷偷倒卖粮票去了!”
一大爷显然知道这事,急忙叮嘱道:“别在外头乱说!”
“一斤赚两毛钱,六十多斤赚了十二块四,没错吧,投机倒把,破坏国家计划供应,您也一样!”
“一大爷,他说什么呢?”
“在夸奖您呢!”
聋老太很是得意,“看来,跟着我还能学到不少本事呢!”
何雨柱不屑地说:“是啊,看看谁能先进监狱,咱们比比!”
一大爷听到这话不高兴了,“老太太这次是动真格的了,哼,非得让你坏事做尽不可。
以后老太太的事,就别在他面前说了。”
聋老太笑呵呵地说:“没关系,傻柱子虽然嘴巴不饶人,但心地不坏。”
一大爷继续说道:“可他确实能给你添麻烦啊。”
何雨柱觉得听不下去,站起来准备离开。
身后传来声音:“傻柱子说什么?”
一大爷靠近聋老太耳边大声说:“他说让我喊您妈呢!”
聋老太笑了:“瞧,傻柱子多机灵,您不是早喊过了吗?”
两人一起笑了起来。
一大爷没想到自己无意间做了件好事,竟然引出这样的结果。
这事还得从昨天晚上说起……
---
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
大家应该也发现了,前面的铺垫已经很充分了,从今天开始情节更加精彩,后面的内容会越来越好看。
昨天晚上,秦京茹出了车祸,如果是别人撞的,泼辣的秦淮茹早就闹翻天了。
但这次是何雨柱撞的,秦淮茹就算心里有气也发作不出来。
何雨柱给了秦家太多帮助。
亲戚们上门都会夸赞,淮茹把三个孩子养得很好。
一个寡妇带着三个孩子,却让他们健康成长。
秦淮茹明白这一切都是何雨柱的功劳。
这件事让一大爷看着觉得秦寡妇太可怜了。
他还注意到,一直帮助秦家的何雨柱最近似乎疏远了他们。
一大爷一向不爱张扬,就像他对聋老太的帮助一样。
有些人可能没留意到细节,聋老太家的脏活累活,都是一位大妈默默帮忙完成的。
那些对大爷行为产生质疑的人,不妨想想,能做到这样的人又有几个?
秦淮茹家一向得到大爷的帮助,只是过去有雨柱在,大爷无需太过操心。
如今情况不同了。
昨夜很晚时,大爷见各家已熄灯,唯独秦淮茹家还亮着灯光。
白天要工作的秦淮茹,夜晚还得洗衣做饭,补衣服这类琐事只能熬夜完成。
大爷向大妈说明后,带了一袋二十斤的白面来到秦淮茹家。
透过窗户,果真见她正在补衣服。
大爷轻轻敲了窗,退至角落以防被发现。
秦淮茹并未察觉异样,大爷之前也曾深夜送东西过来。
她刚出门,婆婆贾张氏便从床上起身,迅速跑到窗前,擦去玻璃上的薄雾向外窥探。
与此同时,二大爷夜起如厕,借着月光,发现大爷正将一袋面粉递给秦淮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