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阳怀揣着满心的困惑,在书院的小径上匆匆前行。
他的眉头紧锁,脚步略显急促,平日里对书院美景的欣赏之意此刻已荡然无存。
心中反复思索着修炼中遇到的难题,那难以突破的瓶颈如同巨石般压在他心头,让他喘不过气来。
终于,他来到夫子的居所前。
这是一座古朴的小院,四周种满了翠竹,微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儒道智慧。
楚阳深吸一口气,轻轻叩响了门环。
“进来吧。”屋内传来夫子温和而沉稳的声音。
楚阳推开门,走进屋内,只见夫子正坐在窗前的书桌旁,专注地翻阅着一本古籍。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夫子身上,勾勒出他那清瘦而矍铄的身影。
“夫子,打扰您了。”楚阳恭敬地行礼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焦急与期待。
夫子抬起头,看到楚阳那满脸的愁容,微微一笑,示意他坐下,温和地问道:“楚阳,看你神色匆匆,可是在修行上遇到了难题?”
楚阳连忙点头,将自己在钻研残破儒道秘籍时所遇到的困惑,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
从秘籍中关键修炼步骤的缺失,到自己尝试推导和实践过程中的种种失败,他详细地阐述着,希望夫子能从中找到问题的关键。
夫子静静地听着,时而微微皱眉,时而轻轻点头,目光始终专注地落在楚阳身上。
待楚阳说完,夫子沉思片刻,缓缓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翠竹,似乎在整理自己的思绪。
过了一会儿,夫子转过身,目光深邃地看着楚阳,说道:“楚阳,你对儒道的钻研精神值得称赞。
从你所说的情况来看,这本秘籍所蕴含的修行法门确实独特,而你遇到的瓶颈也并非无解。”
夫子走回书桌旁,拿起一支毛笔,在纸上随意写下几个字,然后指着字说道:“你擅长文字运用,在诗会中更是凭借诗作引发儒道之力共鸣。
或许,你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将文字与儒道之力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此作为突破的方向。”
夫子一边说着,一边在纸上比划着,详细解释道:“儒道之力如同水流,而文字则是引导水流的渠道。
你之前尝试将儒道之力凝聚为剑气,却总是失败,或许是因为渠道不够顺畅,或者说,你对文字所承载的儒道理念领悟还不够深刻。”
夫子放下毛笔,目光炯炯地看着楚阳,继续说道:“你不妨回想一下,在以往的修行中,哪些文字曾让你对儒道之力有过特别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