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招借刀杀人。"沈惜棠的银针挑开磁髓锭夹层,薄如蝉翼的金箔上密布运河改道坐标,"曹敏中余党假意投诚北狄,实为将祸水引向......"
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打断话语,皇城西北角腾起靛蓝色烟柱。
沈惜棠抓起改良罗盘夺门而出,磁针在靠近太庙时突然倒转——这是地脉磁极逆转的征兆。
太庙前的蟠龙柱已裂开蛛网状缝隙,硫磺毒雾正从地砖缝隙喷涌。
萧珩挥鞭劈开祭坛,暗藏的磁髓齿轮组咬合声与黑山沟矿洞如出一辙。
沈惜棠将银镯按上石柱裂纹,吸附出的铁砂竟拼出父亲私印。
"这不是地脉事故,"她碾碎铁砂中的硫磺晶,"是有人用《璇玑谱》记载的逆磁术引发共振!"
五更天的暴雨中,两人策马闯入军器监废墟。
焦黑的熔炉旁散落着北狄制式箭镞,箭杆却刻着工部军械司的暗码。
沈惜棠的银针在残骸中挑出半张焦黄图纸,硝石显影后竟是父亲改良版的《地脉衡平策》。
"令尊二十年前就警告过,"萧珩展开边关地形图,"阴山矿脉与运河地脉存在磁极纠缠。
"他的钢鞭点向图纸标注的红圈,"曹党如今要引爆的,正是两股磁极交汇处的硫磺矿!"
大理寺开堂会审当日,沈惜棠当庭拆解北狄火铳。
磁髓撞针的淬火纹路与工部库存完全一致,铅弹夹层里藏的硫磺晶更显影出整条走私路线。
当萧珩将逆磁浑天仪抬上公堂,晷针投影的磁力线竟与龙椅下的地脉图完全重合。
"好个璇玑传人!"北狄使臣突然暴起,狼首戒指弹射出磁髓暗器。
沈惜棠甩出银镯吸附暗器,汞溶液显影出的纹路,正是工部与北狄往来的密账编号。
地动山摇的瞬间,萧珩的钢鞭劈开大理寺地砖。
暗河奔涌的硫磺液里浮出三百具铁棺,棺内工匠的腕骨上都戴着景泰年间的磁髓镣铐。
沈惜棠将改良浑天仪沉入暗河,逆转的磁极引得铁棺列阵成北斗,棺盖显影的罪证拼出整张叛国网络。
"沈姑娘且看!"萧珩挑开某具铁棺,尸骸怀中紧攥的《河工日志》里,夹着永和帝御笔的"准焚"朱批。
沈惜棠的银针突然刺向自己旧伤,蘸血在棺盖画出整条磁极纠偏线——这正是父亲临终前未完成的救世策。
决战时刻,两人站在阴山矿脉之巅。
沈惜棠将三百具铁棺按北斗阵排列,磁髓镣铐在逆磁术中化作引雷针。当萧珩挥鞭劈向矿脉裂缝,蓄积二十年的硫磺液顺着磁力线导入深渊。
惊天动地的爆炸声里,纠葛的磁极终于归位,滔天烈焰在北狄王帐前筑起百里火墙。
三个月后,沈惜棠立在重修后的璇玑学堂前。
运河新闸的青铜齿轮咬合声里,她摩挲着父亲传下的《地脉衡平策》。
萧珩的马蹄声惊飞檐下铜铃,扔来的磁髓珠在石板上滚出新的纹路——那上面赫然是东海倭寇的浪人图腾。
"沈姑娘可听过"黑潮磁暴"?"萧珩的钢鞭指向案上航海图,"水师刚截获的倭船里,藏着工部失踪的磁髓水雷......"
残阳如血,沈惜棠的银镯在改良浑天仪上投下细长阴影。
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漫过《璇玑谱》残页,父亲的手泽在暮色中泛起微光,似在诉说永无止境的械海征途。
沈惜棠的银镯在磁髓浑天仪上磕出细碎火花,东海舆图的暗纹在暮色中泛着磷光。
倭船残骸打捞起的磁髓水雷正在琉璃罩内嗡鸣,雷壳的浪人图腾遇潮气竟显影出工部军械司的獬豸纹。
"这起爆机关用的是海流磁差术。"她将水雷浸入汞溶液,蚀刻的《璇玑谱》引雷篇在雷壳浮现,"需在黑潮磁暴时,借地磁逆转触发爆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