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妄图借助运河的强大力量,将火龙阵的威力放大十倍之多!这是多么惊人的计划啊!
就在这时,只见萧珩手起剑落,他手中的剑锋如闪电般划过鼎耳,只听“咔嚓”一声,鼎耳上暗藏的机关应声而开,仿佛是被这凌厉的剑气所迫。
随着机关的弹开,鼎内的景象展现在众人眼前,令人惊讶的是,里面竟然藏着半枚烧焦的虎符!
这半枚虎符,正是三年前沈家铁场爆炸案中失踪的枢密院调兵信物!
沈惜棠见状,毫不犹豫地出手,她手中的银针如流星般疾驰而出,精准地刺入虎符的缺口处。
令人惊奇的是,随着银针的刺入,那原本缺失的纹路竟然在阳光下渐渐显现出来,最终完整地呈现出一个“韩”字!
就在此时,午时的钟声骤然响起,那钟声犹如雷霆万钧,震得暗道顶部的尘土簌簌落下,仿佛整个暗道都在为之颤抖。
然而,沈惜棠却不为所动,她突然将磁髓罗盘紧紧地按在青铜鼎上。
刹那间,神奇的一幕发生了——盘面原本缺失的卦象,在鼎身反射的日光中,竟然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最终完整地拼出了一幅火龙阵逆转图!
就在众人惊叹不已的时候,更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只见萧珩的玄铁剑突然像是有了生命一般,自行出鞘,那锋利的剑尖直直地指向暗道深处的一块凸起的玄武岩。
众人定睛一看,只见那玄武岩的石面上,用朱砂赫然写着“地火诛心,以血为引”八个大字!
"是时候了。"沈惜棠扯下染血的袖口缠住银针,针尖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寒光。
萧珩的剑锋刺入自己左臂,鲜血顺着玄铁剑身的血槽流入鼎中。当两人的血在鼎内混合时,青铜鼎突然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鼎身上的《河防纪要》图文尽数剥落,露出底下真正的《地脉堪舆志》终章。
未时的日影斜照进暗道,沈惜棠的银针在终章文字间游走。缺失的龙脉图在血光中渐渐连贯,最终指向皇城地底三百丈处的硫磺矿脉。
"原来如此..."萧珩的剑尖挑起鼎底暗藏的磁玉印章,"韩侂胄要引爆的不是皇城,而是整条中原龙脉!"
申时的暮鼓声中,沈惜棠将逆转的火龙阵图拓印在素绢上。
玄铁砂在绢面自动排列成新的导流纹路,与《地脉堪舆志》记载的"以火冶铁"之术完美契合。
萧珩的剑锋划过暗道墙壁,镶嵌的磁石纷纷坠落——这些来自漠北的陨铁,此刻正在血祭之力的作用下改变磁性,将毁灭性的火龙阵转化为冶炼精钢的地火炉。
"铸犁为剑..."沈惜棠的银针在最后一刻钉入阵眼,整个军器监废墟突然剧烈震动。
三百条导流槽在阳光下显形,靛蓝色的火流不再狂暴,而是如温顺的火龙般盘旋在新建的冶铁炉周围。
萧珩的剑柄磁石突然迸裂,藏在玄铁中的《璇玑谱》真本在火光中显现,扉页上先帝御笔亲题的"化剑为犁"四个大字,终于在二十年后得见天日。
酉时的暮鼓震碎了最后一缕残阳,沈惜棠的银针在《璇玑谱》末页划出猩红轨迹。
萧珩的玄铁剑突然脱手飞出,钉入太极殿前的蟠龙柱——剑身映出的火光里。
二十尊改良火龙炮正在皇城四周调整射角,炮口磁石阵列与运河导流槽形成新的杀局。
"韩相好算计。"沈惜棠染血的素衣拂过剑柄,磁髓密钥在暮色中泛出幽蓝,"用我们逆转的火龙阵为引,实则是要引爆埋在地脉深处的三百车玄铁砂。"
她突然劈开枢密院加急文书,火漆印下藏着的硫磺晶遇血显形,拼出完整的皇城地下火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