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连压制都很不做到,只能和阴神抢时间,不过越是着急,阴神增长的反而更快,阴神本就是以欲望为食来成长的。
这些日子,李刚过得极为痛苦,他不但要没日没夜的观想阳神,还得忍受逐渐成长的第二人格,不断的在他心中诱惑他。
“放弃观想阳神吧,让我们融为一体,我们本来就是一体的,不论谁作为主导,最后我还是我。”
李刚当然不会理会,只是他不理会,但逐渐成长的第二人格,每次在他入定的时候,对方就会出现,在他心中不断的‘规劝’,让他难以集中精神。
就在李刚陷入绝望的时候,李刚忽然想起西游记,这一部华夏四大名著之一,虽然谁也不知道作者当初的原意,但经过华夏无数人的解读,形成了几个不同版本的原意理解。
其中一个版本,就是将西游记中取经五人组,理解为修行中的人,是的西天取经是五个人,虽然白龙马显有出场,但没有白龙马,师徒四人到不了西天,见不得如来。
按照这个版本的说法,从来没有什么孙悟空,也没有什么西游记,师徒五人,其实只有唐僧,其他四个,都只是唐僧的心魔,取经途中的磨难,都是唐僧内心的磨砺。
而事实上,当年唐玄奘西去取经,的确只有他一个人西去,中途只是寻找过几个领路人,但最后都因为山高路远,而弃他而去。
西游记就是后人,根据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改编,成为了一部神魔小说。
孙悟空即是心猿,心猿就是心头的杂念,人在决定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是会浮现无数的其他念头,这就是心思不纯,或者说不专心不专注三心二意。
而此时困扰李刚的阴神,其实就是无穷的欲望,这些欲望与他的本心背道相驰,这些就是浮念就是心魔。
心魔可以看做心猿,心猿一旦抑制不住,就会酿成心猿打上灵台的局面,也就是大闹天宫。
不过李刚现在连阴神都还没凝聚成功,第二人格也还没成长起来,他还有机会。
他主动放弃观想阳神,反而帮助阴神的成长,并不是李刚放弃了反抗,而是他要引导阴神化为心猿,然后降服心猿。
阳神既然能观想出来,阴神自然也能,李刚第二人格是被无数的杂念孕育出来的,天生就极为疯癫,其实就是一个疯子,没有什么理智,天不怕地不怕,也不去理会李刚为什么忽然放弃反抗。
只要能壮大阴神,使他他成长,这个疯癫的第二人格可以不去理会一切,他只要成长,然后吞噬了主人格。
放弃凝练阳神,其实是李刚的无奈之举,他发现不论自己如何的努力,都没办法在阴神成长起来前,先一步凝练出阳神,他只能兵行险招,在死中求活。
而随着心猿或者说魔猿的凝聚,李刚发现第二人格在逐渐的消散,他松了一口气,自己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打开方式。
第二人格依托于欲望,但当李刚彻底的放开心灵,诚心的接纳自己的欲望,第二人格自然也就消散了。
这些欲望本就是李刚的一部分,先前没有将他们看作自己的一部分,而是将他们排斥出去,这才形成了第二人格。
当李刚彻底接纳了自己的一切,第二人格自然就被李刚接纳了,和他融为了一体,也可以理解为李刚吞噬了第二人格。
不论自己究竟有什么想法,不论想法是好还是坏,这些都是自己的想法,都和本人是一体的,
当你排斥其中一部分想法的时候,就是在将自己思维割裂,这是你割裂出去的一部份意识,第二人格自然而然的就出现了。
ps:最近有点卡文,每天都要想半天,对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