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这么大人,还像孩子一样逗她玩。
燕子姗喜欢坏了。
不愧为是她挑选的相公,不仅没有其他女子夫婿那样刻板古怪,反而多了一种说不出的俏皮。
……
遂城城墙上张贴了两张官文。
“经萧县令与赵师爷商定,特在遂城内城修建通道达百姓家门口的道路,以解百姓出门之困,与运输不利”
一个满头花白胡须的老人,越念眼睛越亮,最后大喊,道“诸位我们遂城真要修路了,每条路标准都比官道还好,还招五千人帮着一起修”
“徭役?”
“不是徭役,给工钱,一天每人二十钱”
“这官文怎么平时不一样!?”
寒酸的秀才,站在城门口凝望着官文行文方式,顿时疑惑道。
“县衙盖了章做不得假,做不了假的”
那叫老白的老人,一脸肯定道“何况老朽昨日就在县衙门口,亲耳听到赵师爷保证,好官,赵师爷果然是好官,我们遂城有福了,好日子要来了”
“另一张是什么意思?”
“这两人是穷凶极恶之徒,赵师爷有令,谁要见过他们,知道他们信息,就可到县衙领五十两现银”
“官文怎会如此书写,荒唐,这赵师爷怕是没读过书吧”
寒酸秀才盯了半晌,大感膈应。
“你懂什么,赵师爷说以后官文就这么写,为的是字句通俗,让我们这些寻常百姓就听就明白”
旁边出现的壮汉,伸手推了一把秀才,怒道“难怪赵师爷瞧不起你们这些靠家中父母的穷酸秀才,尽关注这些没用的,以后靠着你们做官,我大周就遭殃了”
“报名了,修路报名了,男子需要壮硕一点,女子需要勤快些的”
一个身穿衙差服的官差,坐在案牍旁,大喊道“先来先得,招满即止,大家快点”
“怎么还要女子?”
大汗挤开人群,好奇的问道。
“你们中午不要吃饭啊!”
衙差没好气的回道“赵师爷体恤诸位修路幸苦,所以找几百个手脚勤快的婆娘做好饭,送到你们干活的地方”
“管饭”
大汗眼睛一亮,幸福都要昏了过去,随即连声问道“那女子有工钱吗?”
“十五钱”
“好,好,我现在就回去叫娘子过来”
都吃不饱饭了,那还管得了女子的三从四德,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规矩礼。
在肚子面前,什么都不重要的。
“加上我”
“还有我”
顿时很多穷苦百姓自告奋勇的报名。
而赵三两仁爱百姓的名头,经过口口相传也打了出去。
“遂城出了个青天大老爷,仪表堂堂暖人心,修路给钱又管饭。要说饭里吃的是什么!?中午鱼汤泡米饭,又香又糯又好吃,一天二十钱,买了布做得了新衣衫,下的了馆子吃得起屯肉。一月家有余粮,两月送子进私塾,半年住的上大房子,要问他是谁,他是我们遂城赵师爷”
半大孩童穿街过巷时,嘴里吟唱着这不是儿歌,胜是儿歌的歌谣。
一边唱,手里一边摇着崭新的拨浪鼓。
接着领着一群小儿,朝一个角落跑去,离开时人手一个拨浪鼓。
清脆的歌谣,几天时间不到,就席卷了整个遂城的大街小巷。
所有人都知道了遂城出了一个青天好师爷,他叫赵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