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骏也满头黑线,但心里的石头总算是放了下来。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眼角微微上扬,嘴角有一个不明显的弧度。
虽然杨骏表现的不是很明显,但是林松看出来了,杨骏在笑。
这次应该是蒙混过关了,林松心了也松了一口气。
良久的寂静后,终于有个大臣忍不住跳出来打破了沉默。
大臣苦口婆心的说:“陛下,百姓们连粮食都没得吃,又哪里谈得上吃肉啊!”
想不到这个朝堂上还是有忠义之士的。
不过这个说话的大臣林松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映像,只是隐隐约约的记得,好像是个小官。回去后得仔细看看这个人的资料,这个人是个可用之才。
林松心中思绪万千,一下就想到了许多,但是嘴上也没有停下来。
“为什么百姓没有粮食吃,也就没有肉吃?”
看着小皇帝一副又傻又天真的样子,刚刚那个大臣接着解释。
“因为肉比粮食贵,也比粮食少。肉从猪身上来,猪要吃粮食才能长大。连粮食都没了,哪里还有肉?”
这么显而易见的常识小皇帝都不知道。此时朝堂上的人都有了一个共同的感慨。只怕大晋是要亡。
林松一看众大臣一副“大晋要凉”的表情,担心自己糟糕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日后难以扭转,于是打算挽救一下形象。
“原来是这样。”林松一脸认真,十分坚定,“那朕从今天起,也不吃肉肉了。这样就可以让一些猪少吃一些粮食,把粮食留给灾民吃。”
就算小皇帝不吃肉,又能省下多少粮食,不过是杯水车薪。不过也算是一份难得的心意。这小皇帝傻是傻,但终归心的不坏的。
众大臣顿时觉得,大晋也不是不能挽救一下。
然后众人叽叽喳喳的开始讨论正事——该怎么解决蝗灾。
历史总是在重演,结果争到最后,还是没有得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林松估计,这些大臣要是穿越到现代,绝对是嘴炮力MAX。可惜并没有什么卵用。
吵着吵着,众人最后把话头指向了皇帝。
“陛下,臣认为这次西北蝗灾,可派尚书令去治理。”杨骏说道。其实他这次西北蝗灾,不是一件好差事,他一开始其实并不想趟这趟浑水。但是如果不派他的人去的话,肯定要落到卫瓘一派的头上。如果卫瓘办好了这件事,他们的势力就会增强。那对他们杨家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儿。
要是没记错的话,尚书令好像叫杨珧。杨珧又是谁?他可是杨骏的弟弟,太后的叔叔。这杨骏还真是“举贤不避亲”啊。
但林松并没有急,他在等另一个人的话。果然,卫瓘接着就开口了。
“陛下,臣认为应该派左骑将军王治去治理蝗灾。”
见好事儿被搅合了,杨骏面有怒色,紧接着就指出“好你个卫瓘,别以为老夫不知道王治是你的亲信。”
卫瓘也当仁不让。当即回嘴,“那杨珧还是你的亲弟弟了。”
两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吵得火热。
林松看热闹正看在行头上,没料到话题突然转到了自己的头上。
“不知陛下认为应该派谁去治理西北饥荒?”
林松一愣,心里马上又了决断。
“派他去——”
众人顺着小皇帝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正是刚刚那个回答“何不食肉糜”小官。还真是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