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是绝大多数少年圆梦的一年,
也是绝大多数少年梦碎的一年。
整合两个联赛,合并出来一个发展联赛。
看似队伍名额拓宽很多,市场需求出现井喷,可以让更多的人,走上职业舞台发光发热。
但对于选手本身而言,他们可以获得的利益,其实已经被市场给榨干了。
因为一个选手的发展前景,和俱乐部的成绩是挂钩的。
俱乐部战绩好,选手身价就高。
俱乐部战绩差,选手就没有身价。
三十二支发展联赛队伍,其中十二支是老牌甲级队伍,二十支是扩编出来的新兴队伍。
毫无疑问,老牌甲级队伍,原本就是碾压TGA队伍的。
所以如果新补入LDL联赛的俱乐部老板,不加大预算投入,去抢占自由人选手市场,去购买LPL替补选手。
那么在未来的比赛当中,五个新人如何打得赢已经磨合一年之久的甲级队伍?
新人没有成绩,就没有好的跳板去更好的队伍,获得更高的薪资。
所谓圆梦的地方,最终还是变成了资本的战场。
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
亦或者,你实力突出,能够一打九,在十人之中闪耀全场。
那你就可以,凭借自身的实力,被更强的队伍抛出橄榄枝,完成自身身价的提高。
但这样的人中龙,一百余新人之间,占比几何呢?
其实这个理由,对于苏珩而言,不过是次要的。
最主要的理由是因为赛制改革,强行把富裕的甲级队伍,和贫苦TGA队伍糅合在了一起。
贫富差距悬殊的情况下,绝大多数TGA队伍的月成本,连LDL平均值都赶不上。
而为了赶上平均值,那么只能提升俱乐部的月成本,来留住先前的选手们。
之前算了,一个TGA最低月成本为二万六千元,伙食费另算。
那么一个甲级队伍,之前的月成本是多少呢?
最少十一万。
选手根据段位拿工资,韩服大师起步,保底15000,俱乐部最少五个选手,一个月支出75000。
教练多半退役选手,或有多年执教经验的老人,根据名声资历,以及带队成绩,保底15000。
经理,电竞圈老人,有自己的人脉,能压得住教练和选手,保底20000。
这样一个俱乐部,只能说堪堪能在甲级混着。
先前的赛制,一个甲级队伍想冲击LPL。
那么选手韩服王者要能稳住,或者王者大师徘徊的水平,月工资就变成了20000起步。五个,就是十万。
教练可以选择韩国人,也可以选择台湾带过LMS队伍的教练,月工资50000起步。
经理一职也就水涨船高,40000起步。
分析师、助教、翻译这一类帮助教练打下手的,还有煮饭保姆,月工资都是10000起步,这里40000。
一个勉强有实力能冲击一下LPL的甲级队伍,月支出成本二十三万,不记伙食费。
在通过苏珩自己对俱乐部的理解,算出来一个想要有所建树的队伍,月支出要多少时,只能无奈的相信,自己真的被老爸坑了。
哪怕教练用中国人,那么也要和选手持平,从15000涨成20000。
想到这里,苏珩还是绝望。
俱乐部的每个月花销,就算不记伙食费,也有二十万之多。
老爸每个月才给三十万……
呵呵。
能维持俱乐部不倒闭就不错了,还有什么闲钱去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