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唐上烟雨 > 第149章 士卒何草草

第149章 士卒何草草

二位前辈在此,陆远动荡的心情稍稍平复了些,眼见余光瞥见一个内侍身影看了他一眼,自黑暗中隐去,封常清告诉他,那是宦官监军边令诚,陛下经由安禄山一事,不放心身为高句丽人的高仙芝独掌大权,故而由他监军,高仙芝对此讳莫如深,不多言语,而后封常清向他举荐屡立战功的陆远。

高仙芝见这陆远身材颀长,眉清目秀,面色坚毅,如自己一般英俊,远非矮小丑陋的封常清能比,又听闻了他的战功,不由得大喜过望,十分欣赏,直接上表朝廷,要封他为中郎将,加五品定远将军,想要留在自己身边。却不知这一奏表被边令诚挡了下来。

两位大将一经商议,左右洛阳也弃了,索性弃了这陕县,退守潼关,潼关之险,远非武牢关能比,有关中六七万民兵,却也能挡住二十万渔阳精锐。

“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但愿这四镇咽喉能够阻挡住茫茫如海的叛军。”陆远望着眼前夹立在两侧险峻山谷中的凶险关隘感叹道。

“定能阻挡,谅他二十万大军齐至,也不是个个高手如云,都能够翻越黄河,翻越十二连城,尔等大可放心,只要我们固守关隘,闭门不出,安禄山大军便无法进入关中。”

高仙芝对潼关之险自信满满,此前料敌不足,兵马粮草不济,大意丢了武牢关与东都,而今有备无患,又岂会再犯差池。进入潼关的必经之路乃是黄巷坂,黄巷坂是为一条宽丈许,长五里的黄土甬道,除此之外再无他路可行,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便是敌人强攻,以尸体堆出黄巷坂的路,杀到潼关下,也要面对这座关中天险,潼关北拒黄河,南挨秦岭,除非叛军各个三头六臂,强渡奔流湍急的黄河水,或是翻越绵延陡峭的秦岭,才能越过潼关,突袭关中。

陆远闻言点头,高仙芝征战多年,于天下地势,用兵兵法定然比他熟稔,只是他心有疑惑,唐军拒潼关之险确可抵御叛军,关中的粮草亦可源源不断运来,便是死耗,也大可守上三年五载,可是闭门不出,却又如何退敌呢,任由安禄山在关东肆无忌惮,残害百姓么。

“将军,可有收复河南河北,退敌良计?”

高仙芝沉吟片刻,对他说道:“我接到朝廷的消息,陛下已命九原太守为朔方节度使,以他部将为河东节度使,二人率领朔方军,东出山西,直逼叛军范阳老巢,只要朔方军勇猛,令叛军后路不稳,军心不济,这二十万叛军久攻潼关不下,必然溃败而逃。”

那原本的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便是陆远与方霖出击回纥之时,领十万朔方军与回纥铁骑对峙的那位,原是安禄山之堂兄,安禄山叛变,朔方节度使被解除兵权,送到长安斩了,而后陛下听得朝中一位奇异大臣谏言,便任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陆远闻之大喜,郭子仪之风度他早已知晓,此人必是治军奇才,由他领兵突袭敌军后方,定有奇效,不仅如此,河北之地还有颜真卿的接应,朔方军与河北义军里应外合,料想收复失地是指日可待。

“将军不知,河北各州县,已然悉数投降,看似惧怕叛军气焰,实则与安禄山貌合神离,末将从平原郡赶来,深知底细,那平原郡太守颜真卿,祖籍琅琊颜氏,族中尽皆忠义之士,颜真卿更是洞悉明察,早已得知安禄山心存反志,故而表面降安,暗中招兵买马,招募义士,联络各州县太守,料想朔方军出太行山,抵达河北之后不久,颜真卿便会揭开义军大旗,搅翻叛军后方,以助朝廷。”陆远神色激动道。

“竟是这般?未曾想到河北还有这等忠义之士,我知晓那史思明率领十万大军,在太行山外镇守关隘,而河北州县横亘在洛阳与渔阳之间,若是官府百姓能够组织义军,既能切断叛军粮道运输,令安禄山大军困于粮草,又能阻断叛军与后方消息往来。”高仙芝闻之自信满满,振奋说道。

“这些叛军,多是来自安禄山就地招募的唐人,胡人,家属皆在辽东,远征军思乡心切,消息联络切断,必定引起军中哗变,军心不稳,那一日便是洛阳叛军溃败之时。”

二人喜悦之色溢于言表,潼关仅有五六万民兵并不代表大唐无兵,安禄山反叛仓促,朝廷措手不及,令他夺得先机,等到朔方,河西,陇右大军开拔,一来突袭范阳,二来填补关中,又有义军骚扰河北,那叛军料想是命不久矣。

“况且朝廷已然派人前去接替江淮一带的节度使之职了,只要稳住襄阳,睢阳,阻隔安禄山大军南下渡江,朝廷有江南大片富庶之地的税收,便能填补关中大军的军饷,安禄山仅拒冀,燕之地,如何能与整个大唐消耗,其久必败,此战定然无忧矣。”高仙芝与二人谈及军情,以及朝廷布局谋略,已是轻抚胡须,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将军你说什么?江南之地?”陆远突兀惊诧道。

“怎么,江南之地有何不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凤逆九霄,我以神骨镇诸天灵仙界天尊源化万物亿万倍系统:从修真大陆崛起被娘子蛰久了,我竟然百毒不侵?宗门发坐骑:给我发了个妖族女帝役使雷霆边疆小卒的逆天崛起穿越到合欢宗,仙子们不要逼我快乐的寻法路没有你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