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隆万盛世 > 1398钱是个好东西

1398钱是个好东西

隔日,魏广德进入内阁,就让芦布派人联系太医院院使徐春甫,请他到内阁,有事相问。

虽然芦布也很纳闷,但还是马上去外面找人前往太医院找人。

半个时辰后,魏广德就在值房见到院使徐春甫。

对于太医院出来的人,魏广德一如既往的热情,在请他坐下后,这才问起惠民药局现在的情况。

果然,在听到魏广德说到“惠民药局”四个字的时候,徐春甫脸色就是微变。

“魏阁老,唉.”

叹口气,徐春甫这才婉婉道来。

“太祖下旨各地建立的惠民药局,现在大多名存实亡.”

洪武三年,朱元璋下令在府州县广设惠民药局,又令于医户内选取内、外科医士各一员,专制药饵,以惠贫病军民,弗责其直。

药局职责主要是诊疗施药,为患病的贫困军民无偿提供药品。

惠民药局始源于北宋熙宁九年在京城开封设置的太医局熟药所,又称修和卖药所,委派官员监制和销售成品药,是官办药局的创始。

政和四年熟药所改称医药惠民局,金朝时亦仿照宋朝制度设立惠民局。

至元代,惠民药局受太医院督管,体制更加完备,设立规模也随之扩大。

惠民药局自宋金元三代以来,其制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完善,其设立区域和规模也扩大了,对解决和保障贫民的医药问题起了一定的作用。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沿袭前代制度,设立惠民药局。

救济贫困病患、预防瘟疫蔓延颇为古代的统治者所重视,所以创立之后就被一直延续。

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按照当时新法中“市易法”的规定,药品的贸易必须由政府控制,经营药品是国家专利,不允许任何人私自制作或经营任何药品。

北宋时期的药局卖药的同时,还配有医官,为病人诊断并提供处方,看医用药十分便利,颇受百姓欢迎。

到了南宋时期,统治者偏安东南,军事实力较弱,但社会经济仍然很发达,依旧重视惠民药局的建立。

而每逢疫情肆虐,朝廷就会令惠民药局派出医官携带药品,走街串巷,上门诊治,给散汤药,以免疫情蔓延。

在瘟疫暴发期间,惠民药局实行通宵服务,日夜都有专职人员值班,要是“夜民间缓急赎药,不即出卖”,按“从杖一百科罪”。

高明的医术和严格的管理,使惠民药局名声斐然。

惠民药局设置的初衷是让医药惠及百姓,让穷困患病之民看得起病、用得起药。

因而,朝廷对惠民药局实行了补贴政策,这样,它所出售的药物远远低于市场价格,使更多的下层民众有能力承担寻医用药的费用。

如果遇到确实没有支付能力的穷人或者灾民,还可以免费施药。

惠民药局受礼部和太医院的指导和监督,有负责京城内外民众医药分发和诊视治疗的职责。

而且当京城遇有疾病疫情流行的时候,还会免费向京城周围地区的病人提供药物。

而自洪武十七年朝廷在府、州、县俱设医学之后,就开始慢慢取代了惠民药局的地位,成为地方的常设机构之一。

地方惠民药局的设置和管理也愈加混乱,很多地方的局舍破败,渐渐消失不见。

这其实也是明朝对于压缩财政支出而做出的改变,朝廷对惠民药局的补贴减少,到最后只维持京师惠民药局,而地方上则选择大力扶持医学。

不过,医户制度也因户籍制度的崩落而难以正常运作,且要求各地医官自筹经费,短时间内还行,可经过百余年时间,地方医学也逐渐走向没落。

就这样,大明此时民间除少数地方还有士绅大族支持的惠民药局存在外,大多都消失不见,也难怪李时珍云游过程中经常为患者免费赠药。

现在的大明,惠民药局仅仅停留在纸面,地方上根本就没有财政支持。

听完徐春甫的讲述,魏广德一拍额头,忽又问道:“地方医学崩坏,惠民药局没落,可我记得军中医学似乎还有啊。”

魏广德想到的就是崩山堡里还有医户,也就是军医,而且貌似大明各地卫所的军医制度还在运行。

“军医有俸禄,所以医者愿意从军出任军医。”

徐春甫解释道,“不管是惠民药局,还是地方医学,朝廷自宪宗以后,基本上都是义务工作,没有俸禄。

不止如此,还要承担赠医施药的职责,长此以往自然没人愿意继续做下去。

不说惠民药局,就是地方医学医官选择,地方医师多不愿意参与。

说是悬壶济世,可也得自身有条件才行啊。”

最后,徐春甫语气很是低沉。

魏广德明白了,礼部和太医院现在就只保着京师惠民药局这个牌子,其他地方都顾及不到,因为朝廷不给钱。

地方上医生也不愿意接这个活儿,不仅没有报酬还要倒贴钱。

关键发生疫病,他们还要冲在第一线。

而且,朝廷想要白嫖,就给个八九品的官身还不给俸禄,显然对他们也没有吸引力。

说到底,积极性没有了,自然就没人愿意做了,药局和医学自然没落。

“地方上重建惠民药局,就得有真金白银砸进去,重建医学,那些医师想要的是银子还是官身?”

魏广德忽然问道。

惠民药局这个机构,魏广德觉得还是有必要重建,这是具有普惠性质的组织,朝廷挤一挤,应该能弄出点银子来。

而且,魏广德来自后世,自然不认为其中就没办法搞钱,相反,只要占着大义,有的是办法从富户手里弄钱出来补贴穷苦百姓。

不过地方上愿意主动赠医施药的医官就不好找了,所以得先搞清楚这些人的需求。

要官身就简单了,县级医官给个从八品,甚至八品也行,州府一级就往上升。

刚才徐春甫已经说了,国朝之初这些人,其实多是地方医户推选出来的,是没有发俸禄的,属于义务劳动。

如果官身对他们没有吸引力,那就只能考虑给银子了。

好吧,现在的大明朝廷,如果能够不花银子办成事儿,自然会优选这个。

花银子办事儿,才是最后无奈的选择。

没办法,钱再多都不够下面官员开支的,就算开源,人家也能想到花钱的路子,还理直气壮要银子。

节流这块,魏广德是一点不抱希望。

除了找个执拗点的户部尚书,管好钱袋子,他也没其他什么办法。

“这”

魏广德问的直接,徐春甫一时居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女神异闻录:书与命运的彼方灵幻动漫世界之旅在诡异怪谈当边缘人原神:傲娇小猫被狠狠拿捏了!神雕,李莫愁情定三生被炉鼎道侣救下后,大佬她杀疯了封神:截教双圣,震惊洪荒穿越火影陪四代目长大【HP】罗斯克劳德的亲世代日记普通人的综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