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现在回想起来已经开始渐渐记忆模糊的很久以前的故事,然而每每想起依然会让人感到隐隐的疼痛,让人深深对如同玩笑一般的命运而感到无奈。 故事起源于一个普通的家庭。 这个家庭的姓氏叫做浅川,是一个很常见的姓氏。丈夫浅川慎也作为公司职员外出工作,妻子浅川奈美子是在家操劳的全职家庭主妇,收入不能说是富裕但是却也足够生活,并且还能有余款可存,与邻里的关系也很和睦。 偶尔年轻的夫妻还会小浪漫一把的趁着假期外出旅游,也会有争吵的时候但是最后总是会和好,就是这样一个生活简单而又幸福家庭,在这个世界上非常的普遍常见。 在某一天,这对夫妻终于迎来了他的小生命。十个月的漫长等待后,孩子诞生在这世界上。那一刻,浅川父母由衷祈祷她能够幸福快乐的长大,这个小珍宝的到来让这个家庭也终于迎来了圆满。 因为出生在一个有着碧蓝晴空的夏日,夫妻俩一致通过了碧这个名字。 浅川碧,便是她在这个世上存在的最初凭依。她继承了母亲优秀的外貌,一头与母亲一样的雪色的长发,浅粉色的双眼如同琉璃一般反射着外界映照在她瞳孔的光芒,皮肤白皙娇嫩,如同凝胶一般透着一股剔透的质感。面上的五官的精致小巧,可爱的如同一个制作优良,细致精巧的人偶娃娃一般,是一个外出时会被邻里称赞的漂亮孩子。 然而和大多数同龄的爱跑爱闹的孩子不同,碧是个非常安静的孩子。她并不喜欢外出与其他孩子玩耍,除去在幼稚园无法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以外,其他的时间她都拒绝外出,不与外界接触,只愿意呆在父母的身边,或是在家里粘着母亲看她做家务,或是缠着父亲让他为她读故事书。 这让浅川父母有些苦恼,虽然孩子爱粘着自己很是满足了他们身为父母的成就感,但是孩子还是需要外出接触世界,与同龄的孩子玩耍的。他们委婉的询问了小碧这个问题,她却只是歪歪头,有些疑惑的用带着奶音的声音回答到:“唔…其他人…怎样都无所谓吧?我只要有爸爸妈妈就够了!” 话语中满满的属于幼崽的孺慕之情,让初次做父母笨蛋家长感动的不行,想着反正孩子还小,等她再大一点,就会主动找朋友了。 不久后,这个家庭里又迎来了喜讯,浅川奈美子被测出再次有孕。浅川父母都为此感到欣喜,一种幸福的氛围在家中弥漫。 “碧马上就要做姐姐了~我们的碧一定会是这世上最好的姐姐~!”浅川妈妈一手温柔的抚摸着肚子,一手拉起碧将她的小手也覆盖在肚子上,笑的灿烂幸福。 碧感受到母亲腹部的温暖,内心却没有什么波动,不明白母亲为何如此高兴,家中增加一个孩子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吗?虽是感到疑惑,她还是笑着应答了母亲的话。 “嗯!碧会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姐姐!” 从回应母亲的话开始,碧缠着父亲读的故事书的内容开始有了偏转,每一个故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哥哥或姐姐的情节,每一次父亲读完后她都要询问这个哥哥或姐姐做的好不好,并记录下来。 自家孩子的这种带着童真的认真态度让夫妻两会心一笑,却忽视了她从没有以自己的观点去点评过这些是否是对的这一现象。 在碧的陪伴下,十个月后家庭中又增添了一位小天使,因为集合了全家人的爱意,所以取名叫浅川爱。——那一年碧五岁。 幸福的时光过去的总是很快,转眼间两年便过去了。两年的时间足够让这对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们的习性有初步的了解。 小爱,最喜欢的人就是姐姐。虽然才两岁,却发挥出当年小碧的缠人神功,死死的缠着大自己五岁的姐姐。虽然走路还不稳,却谁都不让抱,除了来自于姐姐的爱的抱抱。每次看着碧摇摇晃晃抱着爱的样子,浅川父母总是感到又担心又好笑。 小碧,现年七岁,仍旧没有什么朋友,只爱粘着父母,几乎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情绪波动,乖巧听话,可以说是所有家长都梦寐以求的典型乖宝宝。对妹妹与其说是宠爱倒不如说溺爱更恰当,虽然这个词对于一个才七岁的孩子来说有些奇怪。她从不拒绝妹妹的要求,观护妹妹非常的周密,甚至到了妹妹的一个眼神她就知道妹妹想要干什么的地步,大人们看到了都称赞她是个世界第一的好姐姐。 浅川碧的表现让浅川夫妻感到了一些安慰,虽然年龄差有些大,但是姐妹也能够成为很好的玩伴,碧对爱这么好一定是非常喜欢她的。 然而,有一次他们和碧聊天时用玩笑的口吻问起她喜不喜欢爱时,她只是平静的回答‘不知道,但是妈妈对我说我应该做一个好姐姐。’声音很平静,听不出一丝对妹妹应有的感情。 也正是这一回答,让浅川父母再也无法忽视自己大女儿身上的违和感。是的,违和感,大多数父母都会对自己孩子的事格外敏感,浅川父母也一样,从小碧表现出来的都与其他孩子有所不同。但是就像所有父母一样,他们也希望自己孩子是健康正常的,稍稍不同的地方也被有意无意的忽视了,认为孩子再大些就会好的。可是随着年岁的增大,碧身上的违和感却越发的重了,不安感促使着他们开始小心的观察起自己的孩子。 她的是个非常有忍耐力的孩子,哪怕是在外摔伤,她也不会和其他孩子一样坐在原地大声哭泣。她只会默默的站起来,拍干净自己身上蹭到的灰尘,然后当做没发生过一般的继续之前的事,一点也不在乎自己摔伤了。甚至有时她回家时身上也总是或多或少的带着各种伤,为此浅川父母一度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遇上了校园霸凌,然而从各方面的调查上来看,都显示着自己的孩子与同学的相处不错,不会有人恶意伤害她。担心之下,他们询问她伤口是怎么来的,她却什么也不说。 她太孤僻了,在班级从不主动做些什么。性情也太过平和没有同龄人的活力,对什么事都感到兴趣缺缺,这样的她很难融入到小团体中去。也有着几个因为她可人的外貌与她做朋友的孩子,但她本人却拒绝了那些人。问起她时她回答也很简单明了,‘因为他们不是真的喜欢我,只是看脸罢了,没有任何交往的必要。’,冷漠客观的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才七岁的孩子能意识到的东西,她看人准确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地步,敏锐的让人心惊。 她没有特别喜爱的东西,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中,她都是礼让的典范。只要是小爱所喜爱的东西,不论是什么,不论那个东西她是否已经使用了很久用的非常顺手,只要妹妹要她都会不带一丝犹豫的让出去,给人一种她像是没有执着的东西所以毫不在乎的感觉。 违和感终于找到了源头,没想到他们的孩子竟然有着人格缺失,在这七年的成长过程中,碧的人格的塑造似乎出现阻滞,缺失了属于正常人该有天真活泼等一系列阳光向上的一面。明明家庭中从没有苛待过她,为她付出的爱一分也没有少。那么,究竟是什么阻碍了她? 不管怎样,她都不像是一个有着任性权利的孩子,对于什么都不在乎的她而言,最重要的大概就是父母了。然而浅川夫妇不确定,这是不是仅仅是出于雏鸟情节的依恋。心疼担忧,却找不到解决的方案,浅川夫妇感觉到了一种困兽般的无助感,为了碧,他们小心翼翼的维持着孩子现有的脆弱平衡不去打破。 直到有一天,那件事的到来,让这对父母知道了孩子的不正常,人格的缺失,原因究竟在何处。 那是碧小学夏休期发生的事,因为父亲的公司临时有事,本以约好一家人去动物园的约定自然只能作废了。 一直期待着一家人去动物园游玩的小爱得知这一消息后,当场便开始哭闹,浅川妈妈无奈只好头疼的哄着这位被姐姐宠的日渐任性的小公举。 说来也奇怪,自家的两个孩子像是两个极端。姐姐虽然在人格上有所缺陷,但是对于父母的要求她从来没有反驳过,认真乖巧的执行,让人非常省心,从不闹出乱子,对她不熟悉的邻居和老师同学们都只当她是一个文静内敛的好孩子。 而妹妹则相反,她活泼开朗,极擅与人交往,仿佛这是她无师自通的技能一般,老师与同伴都很喜欢她。在交往过程中她就像一个明亮的小太阳,照耀着他人,仿佛黑暗与阴霾与她是毫无关联的。有时她也会活泼过了头,给她一点空间,她能搞事上天。 要是姐妹俩能综合一下,自己和亲爱的也不会这么担心,浅川妈妈在内心幽幽的叹出一口气。然而就是这一个分神,就发生了一件让她后悔莫及的事。 小爱见到本来在哄自己的妈妈不理会自己了,倔脾气上来跑出门朝着楼梯冲去,然而因为跑的太急,小小的浅川爱没把握好重心,眼看就要摔倒。就在她将要滚下楼梯的时候,被一直关注着自己而追出来的姐姐拉了一把,堪堪坐在楼梯口,自己的姐姐却因为重心不稳摔下了楼梯。 这一刻的变故让小爱和随后赶来的浅川妈妈呆在了原地,楼梯下浅川碧重重落下的声音拉回了她们的注意力,她急忙和妈妈追着一起向楼下跑去。 只见碧仰躺在楼梯底,样子竟然像是摔下去时丝毫没有做抵抗防护一般。她有些迟钝的慢慢爬起来,却不太成功。因为她的胳膊以一个诡异的弧度弯折着无法使力。然而碧却很平静,没有哭闹,仅仅只是有些不习惯的动了动自己那只弯折的手,发现无法移动后,便用另一只手去触碰,想要将它掰正一般。 她的发间也开始有鲜血流出,鲜血从额头划落,由于轨迹的不同而在脸上划出道道血痕,有一道滴进她的眼里。她眨了眨眼,于是血液便在她的眼中晕开,染红了她的双眼。 这一幕诡异而又可怕的景象吓的小爱再一次大哭起来,她的哭声也唤回了被这一景象惊的呆怔的浅川妈妈的意识,她快速冲上前去,限制了碧的动作,不能让碧给自己造成二次伤害。 从事故发生起到现在,这孩子的表情全程都很冷静,冷静到冷酷的地步,仿佛那只是一个安装错误需要重新安装的部件,而不是自己的身体。 这样异常的举动让浅川妈妈再也无法克制的哭出声,她颤抖着抱紧自己已经无法站起的孩子,小心的避开她的伤口,语调不稳的安抚着她,并用手机拨打了医院的急救电话。 等待救护车的时候,碧已经因为大脑受到撞击和失血过多而进入半休克的状态,从摔下去后她就很安静,没有哭闹只是有些疑惑的想要修正自己与平常不太一样的身躯,而现在她也是这么安静的即将睡去。 不能让她就这么睡过去,想到自己的孩子可能就会这样安静的离开这个世界,浅川妈妈的内心便涌上巨大的恐慌和无力。她努力的压抑住自己害怕担忧的感情,声音颤抖的与碧说话,想要让她的维持住清醒。 而碧也很温顺的应答着母亲的话,没有脸上没有一丝忍耐疼痛的表情,乖巧的让人心疼。浅川妈妈终于控制不住,抱着碧哭喊到:‘碧,要是感到疼你就哭出来啊!’ 而这次回应她的却是碧因为眩晕与失血而虚弱漂浮的反问:妈妈,‘疼’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寒意霎那间席卷了浅川奈美子的全身,一直以来的疑点在这一刻有了解答。是了,从小时候起碧就从来没有对我们说过一句疼。 在医院急救室外等待时,她哭着趴在丈夫的怀中告诉了他这件事,两人的内心都有了不好的预感。 急救室的绿灯终于亮了,医生出来宣告孩子抢救成功。浅川父母只好先将那些不安压在心底,进去探视自己那个差一点就失去了的孩子。 她的雪色长发几乎与洁白的床单融为一体,面上是缺血的苍白,在病床上显得分外娇小。她就那么安静的躺在那,如同下一秒就会同样一声不响的消融在空气中。 这份静谧放大了这对父母内心的不安,孩子受伤后异常的举动让他们警觉。在孩子清醒好转后,他们让医院为孩子做了彻底的检查,随后便被通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 他们的孩子得了遗传性感觉自律神经障,俗称无痛症。这种病症多半是幼儿发育时期遗传基因发生了变化。而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其痛感的传导收到阻滞,即丧失了痛觉。到智力及冷热、震动、运动感知等感觉能力则发育正常。 完全丧失痛觉,意味着对有害刺激丧失了警觉。先天没有痛觉,便无法对痛觉做出正常反应以避开危险,并且还可能发生严重的自残行为。 女儿的一切行为都有了初步的解释,她忍耐力强,不过是因为感觉不到疼痛,无法做出恰当的反应。 她的孤僻,可能是没有疼痛感不知怎样的力道会使人感到疼痛,于是在游戏时无法与孩子们友好相处而被排斥,并且因为没有痛觉,便失去了生物本能的对死亡的恐惧,她对于自己活着的认知越发薄弱,久而久之便也不再愿意参与那些在她看来无趣的活动,只是淡淡的观察。 她不是没有在乎的东西,而是缺失了活着的实感以后,开始本能的怀疑起自己的存在。内心该有的执着与欲望也越发的少,没有执着,便渐渐的对外物便不再关注。 她所重视的存在,是父母。父母是给予她生命的人,给予她爱的人,给予她存在感的人。所以她从小就爱跟着父母,依恋着父母,从父母那里,她能够真实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哪怕她是她关怀备至的妹妹,也是因为当初那句如同戏言一般的‘要做最好的姐姐’,因为是母亲所希望的,所以她努力的去做了。 在分析出一切的那一刻,浅川父母都感到了巨大的恐惧。恐惧无法照顾好那不会对危险做出反应的脆弱的女儿,恐惧没有系统学习过心理引导的自己无法让她学会如何去爱去珍惜,恐惧若是他们离去了,视父母为存在凭依的小碧又该要如何看待自己给自己一个定位。 而悲剧便从浅川碧病情暴露的这一刻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