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
一开始方丈是恨的牙痒痒,觉得是,宋归欺负了方外之人。
但是,
后来就不是了。
却如宋归所言,确确实实,救助百姓是宋归逼的,但是,百姓不知道啊!宋归也没有出去大嘴巴嚷嚷,百姓除了感谢宋归也在感谢大相国寺,觉得,这才是真正的高僧所为,尤其是跟其他几家也不差的寺庙对比。
老和尚,
都偷着笑醒,
好几次了。
“六成。”
“官人……”
“七成半。”
“七成。”
老和尚幽幽看着宋归,然后,认认真真的双手合十,老老实实道:“后生可畏啊!官人是老僧见了这么多年轻人里,最让人不可思议的,往官人以后多多看护大相国寺。”
“好说。”
宋归站了起来,抖了抖衣服:“你三我七,不要以为我是占了你的便宜,且不提百姓中的名声,我还会拉一些镇得住的人,否则,单凭你我,在这东京城,不可能吃得下这么多的。”
“好。”
老和尚已经认命了,低声道:“老僧后继无人,后面的一些弟子都是修佛法精深者,官人在老僧百年之后,千万要……”
“好说,好说。”
宋归正要继续敷衍……
吱呀
房门被推开,一名四五十岁的和尚,应当便是老和尚口中的一些弟子,敬佩的看了宋归一眼,开口道:“官人,斋饭已经备好,请您移步斋堂。”
我嘞?
老和尚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老僧都为了你们,变成商人模样了,你无视我?
“嗯。”
也不算完全无视,四五十岁和尚恭恭敬敬跟宋归说完之后,便撇了老和尚一眼:“对了,方丈,你也可以去。”
什么叫,你也?
宋归都有些可怜老和尚了,拍了拍老和尚的肩膀,义无反顾的走了出去。
关我何事?
宋归径直去了饭堂,一路上,不得不说,老和尚最起码在维护自己之外的佛性是做的很不错的,不论是洒扫的小和尚还是做饭的火头陀,都会恭恭敬敬,因为宋归救了百姓而行礼。
斋堂内。
这几天,不仅仅是狄家,苏家,宋家,基本与大相国寺有些关联的文武官员都聚集了来,这也多少能理解这些和尚们的厌恶情绪,就好像自己家一下子进来了七八十个熊孩子,还占你的房子,翻你的佛经。
“三郎。”
“官人。”
“施主。”
有人热情欢迎宋归,自然也会有人厌烦,反正不少正在美美进食的不少官吏家眷,便齐刷刷的转了个方向,
眼不见为净。
当然,
招惹是不可能招惹了。
都不是傻子。
且不提宋归自身这段时间展现的远超同龄人的手段,单单是宋归如今在百姓,和尚中的偌大声名他们也不敢,真招惹了宋归,宋归怎么样且不提,这些和尚跟外面那些恨不能把宋归供起来的百姓,便能把他们活吃了。
暂避锋芒。
宋归正要往最热情的苏轼一家人那桌子走,蹬蹬蹬,赵皊也跑了进来,抹了一把汗水,便拉着宋归道:“你来这边,我有话与你商量。”
苏洵,
苏辙,
甚至是苏轼,都不由自主的,皱了一下眉:“殿下与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