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在历史系教学楼上古代历史课,这距离国庆假期的到来没有几天了。
虽然大家都早早地过去了,都各自坐好了座位,等待着崔知古的到来。
随着上课的铃声作响,崔知古来了。
他先是向同学们问好,然后开始着手准备上课了。
崔知古说道:“今天呢,我们先将书本翻开一下,我们要上的课程就是商代国家机构的发展,大家都知道,在夏王朝国家制度的基础上,商王朝的国家加强并趋于完备。”
“那么,商王朝的国家机构是怎样的呢?”崔知古说,“商王朝时期,是以商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王权是奴隶主阶级专政的总代表。甲骨文都知道吧?在这个甲骨文卜辞中,商王自称‘余一人’或‘一人’,表明是至高无上的。由夏到商的王位继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继,并辅之以兄终弟及。由于严格的王位继承制度没有完全形成,在商代中期,连续发生‘弟子或争相代立’的现象。到康丁以后,商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才逐渐确立。”
崔知古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了商王朝兄终弟及和嫡长子制度的来由,这让台下的同学们纷纷记下来,将其记在笔记本,这毕竟是个重点,
紧接着,崔知古又继续说道:“接下来就是国家机构的演变和发展,在商王的下面,由各级官吏组成一整套的统治机构,商代的国家机构不断扩大和完善,形成相当复杂的体制。大致说来,在商王之下地位最高、权势最大的是尹。如商汤时期的伊尹,太戊时期的伊陟,武丁时期的傅说等,他们都是商王重要的辅弼。次于尹而常置的高级政务官,总称为‘多尹’或‘百僚’。在‘多尹’以下,还有分掌各项具体事务的‘多宰’‘小臣’,如管理耕耘的有‘小耤臣’等,武官有亚、服。他们有的是从奴隶头目中擢拔的,地位虽低,但都直接为王室管理各项具体事务,大都是商王的亲信而得到重用。”
崔知古讲完了以后,也让台下的鱼归晚、陈枢言、杨雨来和姬笑吾陷入了思考。
尤其鱼归晚想了一想,说道:“万事开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