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阿丑
晋太康中,新安郡岱山下荀村有一后生,姓娄名韶,其相貌丑陋,面生黒记,大如双掌,黑如锅底,尽两颊盖之,并记上有茸毛,似须发浓生,奇丑无比也,故众唤其阿丑。其父母早逝,以樵勉生之。
久而久之,众惯称娄韶外号阿丑,竟忘其原姓名。村里童孩见其丑相,无不惧之。若童孩哭闹不止,大人只需言,阿丑来矣,抓汝归,童孩即刻止哭,惧而避之。
阿丑虽丑,然心地善良,常助人为乐。其恐己丑,惊骇童孩,用一遮丑布遮其面,只露双目,于村内行之,众习以为常,渐无人厌之。
一日,阿丑上山砍柴,天晚方归。其负重柴下山,突怪风骤起,将其面带遮丑布刮入草丛内,细寻之,却未见布,其欲弃而归之。
山上月光惨淡,阿丑于朦胧月光下,寻路下山。白日山中,挖野菜猎野物者稀少。至傍晚皆无,只剩兽声虫鸣,毫无人迹,寂寥之极也。
阿丑负柴慢行之,突见前有灯光闪,其奔光而去,至近前,拢目细视之,原一茅舍也。其见一人推门出屋,灯光从屋内闪出。其恐己丑骇及屋主,速转身欲离,却被屋主高声唤住。言语乃一女声,呼曰:“郎君因何欲归?吾候之良久,欲与君拜堂成亲,请君进屋,莫失良辰美景,速也。”
阿丑闻言大惊,细视女子,秀丽端庄,艳若桃李,亭亭玉立,如花似玉,身着白衣白裙,一小家碧玉也。其不识之,以为女认错人,开口释曰:“吾不识汝,姑娘认错人矣。”殊不知,此美女径直近前,拉其进屋,其欲挣脱,然美女力大无穷,强拉硬扯,其难挣脱,只得入之。
进屋后,美女仍不松手,自荐曰:“吾姓白名璞婉,君可记否?三年前,君上山樵,遇一饿狼正扑吾欲食,君持斧出手,砍伤狼腿,狼负伤弃吾逃之,吾侥幸获救矣。”阿丑闻之,强忆当年,确有璞婉所言之事:
三年前,阿丑上山砍柴,于山腰见一灰狼正逐一小白兔,狼渐迫近,兔命悬一线,危矣!见狼猛扑,兔躲闪不及,被扑倒。阿丑天生善良,见死焉能不救之?遂抽砍斧上前,出手向狼突击,狼未料有人背后袭击,斧砍伤狼左腿,狼惨叫弃兔,仓惶负伤逃之。
兔获救,拱前爪,向恩人致谢,后潜入兔穴避之。阿丑喻矣,噢?原璞婉乃兔精也!
璞婉续曰:“今乃黄道吉日,吾欲以身相许,以报当年救命之大恩,请授受之。”
阿丑拒曰:“吾相貌丑陋无比,难当新郎,小姐嫁吾,确不妥也。”璞婉笑曰:“君勿为此忧也。”言罢,提桶出屋取水。短时其取水归,将水倒入盆内,谓阿丑曰:“君可用此水净面,则容焕然一新也。”
阿丑依璞婉之言,用此水净面。瞬间之后,于灯光下,见己水盆倒影,容貌果焕然一新,黒记尽失不见,面色变白皙,眉清目秀,相貌英俊,成一美男也!
阿丑大悦,跪谢璞婉变容之恩。璞婉亦跪倒,二人相拥,久而不分。当即二人置喜堂,摆案桌,焚高香,燃双蜡,贴囍字,拜堂成亲。二人海誓山盟,相亲相爱,白头偕老,永不分之。
夫妻欢乐一夜,天泛鱼肚白之时,阿丑醒矣,其睁目四望,见四周并无茅舍,亦无璞婉之身影,其正于一大树下,草丛中卧,见树侧有一洞,定兔穴也!
阿丑如梦如幻,疑其所遇,寻柴负起,下山归之。山下遇一同村人,此时其忆起遮丑布已失矣,顿觉难堪,遂速用手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