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胡氏被妇女主任招英搅了好心情,气得就像六月的蛤蟆一样,一鼓一鼓地捯气。
时间也过得快,转眼间家家飘来饭菜的香味。高胡氏心想,糟啦,儿子儿媳,女儿和老伴都要回家来吃饭了,可是那灶还是冷的呢!
她家五口人吃饭,就五个劳动力。
儿子去年结的婚,媳妇一年了还没见动静。她是早就盼望着抱孙子呢!
她家的劳动力多,挣的工分也多。年终分红分的钱也多。
而高瑞祥呢,他家就惨了。本来几个孩子也陆续长大了,除了根子参加了工作,老二国旺也十八九岁了,老三国英也十六七岁了,都是可以到生产队里挣工分的么!
然而高瑞祥呢,却非要孩子们去读书。所以高瑞祥家每年的囗粮款都是找她家挂账。
什么是口粮款呢?
那就是生产队将全年的粮食收上来后,首先是要完成公粮上缴。然后留足种子。最后才是每个成员的口粮。
若是将全队所有人的口粮付完后,还有剩余,这就叫余粮。
丰年的时候,每个生产队都有余粮。一般的情况下,这些余粮会囤积在队里的仓库里,以防灾年之需。也有的生产队会将余粮卖掉,分钱给社员。
口粮是分等级的,男女有别,老少不同。就像每日的工分一样是要经过评估的。粮食收上来之后,除去公粮和种粮,余下的都可作口粮。
但是这些粮食是要付钱的。按照市场价,口粮钱只会低不会高。
那么钱从哪里来?从工分中来。生产队把全年的收入都拢了来,除去开支,余下的就拿去与工分摊。船雁村因为有榨油坊和渡口,年终分红的分值相对就高一点。
高胡氏家五个劳动力,全年除去口粮款,还得进一部分现金。可是有的家庭付不了口粮款,只得向有现金的家庭借,名曰:挂账!
高瑞祥家七口人吃饭(原来是八口),只有高瑞祥和杨琼花两口子挣工分,口粮钱肯定不够。这时就得向高胡氏家挂账。
高胡氏想去做饭,又怕耽误守候根子的大事。
恰巧儿媳金花回来了。高胡氏就与金花嘀咕一番,金花无奈,只好去厨房做饭了。
又候了片刻,儿子,女儿,老伴都回来了,知道高胡氏是在守根子,也都不说什么,自觉进屋帮忙做饭去了。
高胡氏坐在屋门前,突然眼睛一亮。我的妈吔,高瑞祥领着一个高大的男子,旁边还有大队长余明生等一干人,根子正在其中,从十字街那头走来了。
高胡氏就放了鞋底,立起身,用手抹了抹头上的发丝,又抻了坤衣角,然后大踏步地沿着十字街道向高瑞祥家迎去。
她边走边想怎样与根子打招呼。是直接喊住他呢,还是等这一干人都进了屋再着人喊根子呢?她颇费踌躇。
突然那个调皮鬼国正边喊着“大哥,大哥”边跑向了那一干人,扑进根子的怀里。
原来根子听到国正的喊声,早就张开双臂迎着。
那一干人继续往高瑞祥家走,只根子和国正留在了原地。
真乃天赐良机也!看来女儿与这根子很有缘啦!
高胡氏加快了脚步。
根子高声喊国玉,而她就在国玉的后面十几步远,不知根子看没看到她。
她继续走。
她看到国玉和国正欢天喜地向十字街口跑去了,可能是去上学了吧!
她走到根子的面前了。
哇塞!这根子几个月没见,竟愈发长得帅气了。
半新的中山装,上衣口袋插一支钢笔,笔帽闪闪发亮。下身是一件藏青色长裤,脚套一双解放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