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江天之南有一士,自称圣世无知子。
辛勤读书欲有为,辟雍不第成府吏。
憔悴而今白发翁,天地之间谁复似。
胸中自有最佳处,一息遨游三万里。
这首诗是说天台奇人张伯端,寻师问道,得遇纯阳真人吕洞宾点化,修成正果,晚年回天台山桐柏崇道观收徒传法一事。
那天台山桐柏崇道观位于天台县桐柏山,连山巍峨,山清水秀,碧溪萦流,峰奇瀑美,远看云漂雾绕,近观气势磅礴,是个修道的好地方,观内殿宇众多,楼阁雄丽,坛台矗立;台有二座,一座凤轸台、一座从妙台;坛有三方,一方是元晨坛,一方是朝真坛、一方是朝斗坛。
崇道观乃大观,道士数百人,平日可容上千香客上香,每天都是香火缭绕,道场满满。今天元晨坛上旌旗飘飘,当中的鼎炉内香火正旺,张无梦道长刚刚带弟子上坛祭拜过天地诸神,回黄云堂开坛讲金丹道法。黄云堂里一排排道士盘腿打坐,有本观的弟子,也有周边百里的福圣观、凝真宫等道观的道士。
堂外空地上聚集了许多闻信赶来的在俗弟子,大家都听说了崇道观张无梦道长要在今年的八月十五法会上讲授丹鼎大法,传授内功修为,即使不能修道成仙,练成了一身内功也可行走江湖,再不济也可延年益寿求个长生。但欲炼丹功,先要参透法诀,多少年来这丹鼎大法是秘不外传的,张无梦道长十八岁时在华山拜陈拓为师,潜心修炼导引术和还丹大法,悟得机理,虽年近八十,但鹤发童颜。
几个月前应宋真宗皇帝之招,前往京城为真宗讲解《黄庭经》和《还元篇》,并传授丹功修炼心法,颇得真宗皇帝赏识。这《黄庭经》乃道家养生修仙的专著,悟得其皮毛,便能修心养性延年益寿,悟得其原理则能打通经脉功德圆满。因其奥妙难懂,几百年来也没有几个人能精通其原理,即便张无梦得陈拓指点,几十年来勤修苦炼,还有许多不明之处。
宋真宗本想给张无梦官做,把张无梦留下身边,好时常请教,但张无梦心中求的是大道,在汴梁待了几个月,坚辞了宋真宗授于的著作郎一职,返回天台桐柏山崇道观,并作诗一首:
台山卜隐十余秋,曾伴仙翁处处游。
瀑布长流天上雪,翠屏高倚洞前楼。
云堆华顶寻飚驭,月满灵豀狎海鸥。
他日寻得紫微路,赤城玉府透瀛洲。
真宗皇帝见张无梦去意已决,难于挽留,只得设宴送行,也作歌一首赐给张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