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我怎么觉得师弟在给我们画饼
掌声停止过后,许青舟向大家点头致意,开口:“各位同仁、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是我们京都材料研究所的第一次全体会议。我代表研究所向每一位加入的伙伴表示热烈欢迎!”
“材料科学是国之重器,是高端制造业的基石。我们的目标很明确:打造世界级实验室。.”
许青舟的发言简洁,并没有那么多的官话套话,停顿了片刻,就开始说重点:“我们目前的研究将聚焦三大方向,锂枝晶,穿梭效应和超导薄膜.”
除了锂枝晶和穿梭效应,他已经把超导薄膜后续实验的方案写好,如果顺利的话,也许能将超导薄膜的性能推向 jc5x10 a/cm,并显著增强抗辐照与机械稳定性。
这对于未来的核聚变实验至关重要。
当然,核聚变也不是单凭超导薄膜一个东西能搞出来的,比如需要克服 1亿摄氏度以上超高温和高压与高密度的极端物理条件。
这就是需要托卡马克/激光器,超导磁体、高能激光阵列等等。
总之,极其困难,目前只能当成目标。
超导薄膜的方案做完,他也没浪费时间,把方案丢给了李逸和一个叫“高文瑾”的京大女博士。
加上这个两人小队,研究所分成了三个研究领域。
至于他嘛,负责把控总体进度,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他再强也只是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事事都亲自动手,科学的突破需要集体的力量。
这其实也是学界的模式。
巨佬搞到了一个课题,再拆分成n个子课题给长江学者之类的小牛,如果子课题还是比较大,长江学者或许会分到杰青这样的杰出人才手里,最后,再到金字塔下面的底层牛马。
“我们的压力很大。”
许青舟顿了顿,望着一双双注视着自己的眼睛,继续说道:“相信各位已经看过相关资料,国内国际竞争激烈,群雄逐鹿。作为刚成立的研究机构,想实现弯道超车,领跑全球”
锂枝晶研究领域的国际顶尖实验室,诸如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这些都已经取得了代表性成果。
而在穿梭效应研究领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马普学会弗里茨·哈伯研究所等等,也都有突破性进展。
当然,这些科研机构虽然都有成果,可都没有解决本质问题。
散会过后,许青舟跟赵升文和郑旭继续开会,而其他研究员则是自由活动,等待领导布置任务。
龚云飞挠了挠脑袋,转头和王伟搭话:“核聚变我怎么还是觉得,师弟在给我们画饼。”
这么玄乎的玩意儿真能搞出来?
“这是对科学的伟大追求,老龚,你的觉悟还得提高。”
王伟收起笔记本。
“.”
“伟哥,咱不是说不叫外号吗?”
互相伤害是吧,来啊。
“.”
王伟嘴角抽了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