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洪雅瑜静静地收拾会议笔记本,对身旁两个人的对话习以为常。
王伟也不开玩笑了,沉声说道:“我觉得有点悬,高参数激光核聚变装置我们自己有,虽然性能差点,但将就能用,稳态燃烧等离子体实验堆也在建设,可非托卡马克路径实验装置就没办法了,仿星器与反向场箍缩装置连鬼影子都没有。”
“夏科大和西南交大其实都有类似的设计。”
洪雅瑜补充。
王伟点头,说:“没错,我也关注过这个消息,但据我所知现在都还处于开发阶段,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用得上。”
其实,研究所大部分人都觉得有点悬,核聚变这东西,距离大家真的有点远,即便是举世界之力建造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离真正的商用都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就在两个青年感叹的时候,洪雅瑜突然说了一句,“也许.能成。”
“貌似.没毛病。”
王伟和龚云飞相视一眼,这位曾经的许师弟创造了很多奇迹。
8月28日。
零点科技责任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宋瑶担任ceo,公司共计有27人。
宋瑶已经安排人和各大企业签署了专利协议。
因为并非像ge那边一样,国内授权的企业广泛,因此就便宜很多,但至少也有10个亿的收入。
研究所的资金上完全没有压力。
而在八月的最后一天,许青舟,赵升文,郑旭三个人也来到会议室,对接实验方案。
赵升文先说自己这组的安排:“a组将继续按照你在mit的方向进行实验,依据现有的数学模型进行迭代,两个月内可以进入薄膜设计阶段,但数学方面可能还需要你出手。”
“没问题。”
许青舟微微点头,研究所目前共计有6位数学专家负责平时的计算支持。
至于他,就当杀手锏吧。
“b组将依据a组数据,第一阶段先进行硫正极改性,通过高导电硫载体限制多硫化物溶解,降低电解液副反应对锂负极的腐蚀”
赵升文继续汇报各个小组形成的完整实验方案。
锂枝晶实验组分为两个小组,a组继续许青舟的实验,也就是锂离子电池,技术相对成熟,可以验证相应技术在高倍率、低温下抑制析锂的有效性。
b组负责锂硫电池实验。在整个实验中,锂硫电池的枝晶问题更本质且紧迫,但以目前的技术来说,制备难度相对较大,正负极,电解液,隔膜等等每个部分都有亟待解决的难题。
a组实验的数据对于锂硫电池组至关重要。
而郑旭负责的穿梭效应实验组,又分别将从材料改性、隔膜优化、电解液调控三方向协同进展。
郑旭先大致把小组情况汇报了一遍。
许青舟用了四天时间把所有方案全部看完,对郑旭说道:“你们a组,我认为可以在tion量子点基础上,引入黑磷量子点bpqds形成异质结。”
郑旭把许青舟说的写下来,沉思了片刻,露出佩服的神色,“嗯,技术上可行,协同催化使库仑效率提升至>99.8%,我回去就让他们进行修改。”
“另外,你们可以尝试ni掺杂eo基体材料,将ni@eo纳米颗粒嵌入mxene层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