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的第七场雨让豆浆坊外墙显出一道裂缝。唐明远冲洗照片时发现,半年来的街景照里,那道裂痕正以每月0.3毫米的速度蜿蜒生长。陆川用爬山虎根系做成监测装置,翠绿的藤蔓在裂缝上织出经纬网。
"这是活体裂缝仪。"他指着叶片朝向的变化,"东南角的拉力超限了。"陈立秋翻出1988年的建筑维修记录,泛黄的图纸上标注着当年用糯米灰浆填补的细节。
抢修行动定在凌晨。周晓宁贡献出熬制浆糊的老砂锅,沈芳熬了整锅鱼胶替代现代粘合剂。当晨曦照亮修补处时,裂缝里嵌着的碎瓷片显露出半朵青花莲纹。
第四幕:时移味改
沈芳发现自己的绉纱馄饨皮总也擀不薄时,潮湿的空气正让林建国的古籍散发出酸涩气息。陆川在豆浆坊后院支起除湿窑,用烧制紫砂壶的工艺烘干旧书页,却意外烤出焦糖味的《红楼梦》。
"这才是老味道!"王奶奶捧着泛着茶香的《三国演义》眼眶湿润,"五八年大火前,书都是这个晒法。"夏琳趁机推出"书香馄饨",包着烤酥的碎书页(确保可食用),馅料里掺了陆川种的九层塔。
争议来自穿香云纱的女人。她尝了口改良馄饨,突然掏出枚银针试毒。沈芳的汤勺咣当砸在灶台上:"姑娘,这手艺是跟周家阿婆学的,五三年公私合营时就..."
第五幕:修复者说
陆川在立体菜园发现隐藏夹层时,暴雨正冲刷着新补的墙缝。生锈的铁盒里躺着本1955年的工作手册,泛黄纸页上交替出现两种字迹——蓝墨水记录着植物栽培数据,红笔批注着旗袍剪裁要诀。
周晓宁抚摸着熟悉的字迹,那是她师傅的笔锋。穿香云纱的女人突然出现,翡翠镯子与铁盒锁扣严丝合缝。"我母亲总说,最好的修补要像光阴的接缝。"她掀开手册末页,泛红的钢印显示"梧桐街社区联合工作室"。
暴雨停歇时,整条街的居民都在传看修复好的老照片。1955年的合影上,穿列宁装的姑娘抱着绿萝盆栽,身旁站着怀抱布料的女裁缝——两人的眉眼与陆川、周晓宁惊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