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边走一边交谈,欢声笑语直达后院。
京茹忽然惊醒,意识到自己刚才竟然睡着了,还做了一个短梦。
听见外面的声音,她赶紧起身走出来。
“这么快就拿回来了?枫哥,您真是厉害。”
京茹展颜笑道。
“那是自然,林厂长的能力毋庸置疑。
这种高级蜂箱,我活到现在都没见过,只有林厂长能找到这样的好东西。”
郭老太太对林枫赞不绝口。
而林枫隐约觉得京茹夸他“厉害”
,别有深意。
京茹最近学会了开车。
林枫朝京茹眨眨眼,笑着说:“还不快来帮忙?”
“好,我这就来。”
京茹应声跑过去,与林枫和郭老太太合力将三个蜂箱卸下。
这些蜂箱该放在哪儿呢?索性与另外三个放在一起,这样就有了六个蜂箱。
林枫和对方寒暄几句后,递给京茹一个半旧的提包。
“京茹,这次有位朋友订了十斤蜂蜜,这是空罐头瓶,这是十块钱蜂蜜款。”
李四将提包与钱一并交给京茹。
“没问题。”
京茹接过东西,快步走向自己的房间取蜂蜜。
不久她便返回,提包明显变沉。
“蜂蜜已准备妥当,赶紧送过去吧。”
京茹递过提包,脸上带着笑意。
“好。”
“厂长,我出发了。”
李四接过沉重的提包,向林枫打了个招呼后便离开了。
林枫从京茹家出来,来到于莉所住的四合院。
相较京茹那安静冷清的四进四合院,这里显得格外热闹。
前院和中院住满了人,男女老少齐聚。
工作日时,大人外出上班,庭院里只剩老人和小孩。
林枫推车进入时,几位老人正在前院凉亭对弈,孩子们则在树荫下玩耍。
中院有人正剁肉馅,刚踏入便能闻到猪肉大葱的香气。
再往后院走,孙勤正在为于莉洗衣,而于莉则躺在躺椅上晒太阳。
她的独子已长大,行动稍显不便。
于莉早已请长假在家休养,打算安心待产。
于嗨糖曾探望过她,误以为这孩子是阎解成的。
她觉得姐姐命途多舛,先是第一个孩子早产夭折,随后第二个孩子还未出世,孩子的父亲就入狱被判三十年。
即便阎解成日后出狱,也已步入老年,医疗条件又差,难保不出意外。
想到这些,嗨糖更加怜惜姐姐。
她留给于莉二十元,让她改善生活,务必补充营养。
嗨糖在这方面经验丰富,也因此顺利为林枫生下两个聪明健康的孩子。
但嗨糖不知道,正是这些经历,让她产后身材更好,容貌愈发美丽。
因为深爱丈夫,早在她生孩子前,就已服用了灵丹。
他们的三个孩子都很聪明,这不仅得益于林枫与她的优秀基因,更因林枫为他们也都服用了灵丹。
如今,于莉也服用了林枫提供的系统出品的灵丹,相信她未来的孩子定会聪明健康。
于莉正享受阳光时,见到林枫来访,又惊又喜。
“小枫,你怎么来了?今天没上班吗?”
“还在上班,刚从二面厂出来,正要去红星图书馆,顺便路过给你带了条鲤鱼和几斤排骨。”
林枫笑着停下自行车。
于莉兴奋地要起身迎接,却被林枫连连阻止。
她曾因一次意外导致胎儿早产,至今仍心有余悸,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活动。
此时正洗衣的孙勤迅速擦干双手赶来,接过鲤鱼和排骨。
“这条鱼可真大,怕是有六七斤。”
“林厂长,您太细心了。”
作为刘大彪母亲的孙勤,是一位朴实的农村妇女,话不多却手脚麻利。
与她的小叔子刘成形成鲜明对比,后者总是话多如喇叭。
而孙勤更倾向于行动而非言语。
刘大彪见母亲生活安顿下来便安心返回岗位,尽职尽责守护大院。
“路过菜市场时顺便买的。”
“孙姐,别洗衣服了,快去处理鱼,炖排骨吧。”
“今天中午好好给于莉补补。”
于莉点头同意,立刻准备食材。
自从孙勤到京城成为于莉的保姆后,每天都像过年一样开心,不仅住得好,吃的也好。
农村出身的妇人习惯了清贫生活,一年到头只有逢年过节能尝到一点肉味。
在公社时,集体食堂的伙食很差,实在难以提起。
如今,孙勤做了于莉的保姆,负责她的饮食起居,与她同吃同住,让她感到十分荣幸。
起初,孙勤对东家于莉心存畏惧,但了解她的身世后,却对她深表同情。
于莉同样命运坎坷,丈夫因罪入狱,儿子也已去世,而孙勤至少还有健壮的儿子相伴。
于莉离婚后孤苦无依,唯一能时常探望她的是妹妹于嗨糖,以及曾救助过她和儿子的妹夫林枫。
林枫夫妇待于莉极好,孙勤看在眼里,由衷敬佩。
这天,孙勤忙着准备食材,林枫则搀扶着行动不便的于莉进屋。
一进房间,于莉就扑进林枫怀里,激动地说:“小枫,姐姐可想死你了!”
林枫笑着安慰她:“别急,等你生下孩子再说。”
两人聊了些家常后,林枫就在她这儿吃了午饭。
孙勤做的饭菜虽简单,却十分可口,林枫吃得津津有味。
饭后,林枫让于莉休息,自己则前往大领导家,得知他即将从南方归来。
若非林枫提及国外专利法并寄来美味的华枫方便面,大领导或许仍无意返回京都。
尽管尚未归来,但已有此意。
自去年起,应大领导秘书小王之邀,林枫每月与大领导通话一次。
大领导对与林枫交流甚是喜爱,因他能从这位年轻人身上感受到蓬勃的朝气与干劲。
今年春节后,要求更频密——每半月通话一次。
大领导近来尤为关注国内专利立法之事,这绝非小事,而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影响各行各业及各职能部门,需长远规划。
林枫到达大领导家时,保姆开门迎接。"小林同志,你来啦。”
她告知林枫,王秘书在楼上等他,让他直接上去即可。
林枫熟识保姆及大领导家布局,礼貌点头后上楼。
王秘书早已备好茶,正等候。
“林枫,这是领导让我给你的粮票。”
王秘书递过几张粮票,林枫忙摆手拒绝,“我不能收大领导的粮票。”
王秘书坚持将粮票放入林枫手中,严肃解释:“你寄来的方便面让领导十分开心,怎能让你再贴补粮票?”
原来如此,大领导行事极有原则。
彼时物资短缺,一切按票供应,特别是粮食,人人定量。
大领导亦然,怎会因吃几袋方便面就让林枫贴补粮票?林枫收下粮票,
小王秘书已拨通领导电话,随后递过听筒,自行离去并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