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的教室里的同学越来越多,那些搓堆儿聊天的人也就各回各位了。就见一位衣着得体的中年人走上讲台,一脸木讷的介绍起自己来:
林枫,男,39岁,教语文,同时也是92班班主任。
随后就不紧不慢的要求在座同学按照座位排序做自我介绍。
杨山也好整以暇的拿出纸笔,像个新入职场的实习生一样,做起了笔记,他主要想知道一下这个班的学生构成是什么样的,满足一下他的好奇心。
轮到杨山的时候,他也很简单的介绍自己,对于兴趣爱好,也只是说了他喜爱足球,擅长长跑。
随着一位位同学的介绍,杨山也大体了解了92班的同学情况。全班51人,来自23个不同的初中,其中D中是最多的,足足有16个,这些人以后绝对是班级里的主流群体。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十分的广泛,乐器、戏曲、游泳、滑雪、琴棋书画无一不包,甚至有位同学的爱好居然是跳伞,听得杨山这位穿越者都有些咋舌。
至于家庭出身,只有不多的几个同学提及,杨山依照这些只言片语和他自己的猜测,把他们归为了几类:红区派,就是从那个山沟里走出来的子弟,这其中又分为军队系和政工系;学术派,教育和学术圈子的子弟;文艺派,这个不用解释,前段时间他们的父母被打压了好一阵子;回归派,就是前代的蓝二代子弟,对于这一派系杨山完全是凭着他们低调的言语和与众不同的举止进行的猜测,并不太确定;至于前朝贵族子弟,杨山觉得这里应该不存在;最后剩下的就是像杨山这样的四六不靠的人,杨山把这些人归入边缘派。
如果按家庭收入分类的话,像杨山这样处于低收入群体的学生,杨山估计不超过5个。
从人数上看,学术和文艺两个派系是人数最多的,但杨山认为以后潜力最大的绝对是第一个派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二代子弟会长大成人,进入到这所学校中来。
台下的杨山兴致勃勃的给班里同学打着多种FLAG的时候,台上的林老师也开始慢条斯理的讲述着D中的一些学风校纪。
首先在这里习惯称呼老师为先生,其次在学校里要衣着得体整洁,不能坦胸露肚,最好也别穿不带领子的上衣等等等等。规矩说了一大堆,杨山也没全记住,反正杨山也不会犯,因为这些规矩和他平时的做法没什么冲突的地方。
林老师,不,是林先生讲完后,又一位中年人走上了讲台,他是学校的团支部书记,讲述的内容主要是学校的辉煌历史。当一个个杨山耳熟能详的毕业生名字从他嘴里说出,杨山听得是目眩神摇,惊叹不已,能在这样的学校里学习,杨山觉得此次穿越真的是不虚此行了,至少目前是这样。其实杨山忽略了更重要的部分,那就是这个学校是教师队伍,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师在中国的教育界都是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的。
接着是学生会主席高岭学长上台,他主要介绍了学校学生会的构成情况,以及校内的各种兴趣班,并且鼓励大家踊跃报名参与。受前世世界的影响,杨山对学生会有些抵触,不过他倒是对各种兴趣班充满了好奇,尤其想去无线电班里看看。
随着高学长充满感染力的讲述,教室里的气氛也活跃起来,同学之间也纷纷交头接耳,低声的表达着这自己的想法,有几位耐不住性子的同学也举手询问一些他们关心的问题。
等林先生再次站上讲台后,他并没有立刻中止台下的议论,而是很默契的留出了一段时间给学生相互交流熟悉。杨山趁这个机会也问起了身边的同桌严力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