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梓迫不及待的跳下马车,也不顾大庭广众之下,被旁人看到,就急匆匆的奔向了他的阿烟。在阿烟面前,他永远像一个长不大的毛头小子,稳重是不可能稳重的。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接着,两人四目相接。有些事儿,有些话儿,不用说,不用讲,有的人已经明了。
两人除了刚刚见面掀起了一丝丝波澜外,很快又像微风吹过的湖面,慢慢的归于平静。仿佛,平静的湖面,从来没有起过一丝涟漪。
接着,二人便携手入了徐府。
用完午饭后。徐梓本想先处理一下这次去西北后积压的事务,但是想想刚刚回府时,妻子那充满氤氲雾气的眼,心忽然像被什么蜇了一口。
罢了,还是先去看看阿烟,和她聊一聊天,品一品诗词歌赋。至于其它的事儿,还是先放一放,大不了今天晚上挑灯夜读。
徐梓合上手中的文书,站起身,走出书房。
但是,事与愿违。
正当徐梓就要到阿烟处时,小厮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徐梓平时为人稳重,府中伺候的人也养成了这个性子,稳稳当当的。徐府向来治理下人严明,应该不至于有这么毛毛躁躁的下人。难道,这是新招进来的小厮?
这一会儿的功夫,小厮已经跑到了徐梓的跟前儿。徐梓一看,这人是府里从小伺候的阿三。难道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儿?
“什么事儿?”
“老爷,宫里来人了。”
徐梓一听,心中一惊。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快带我过去——”
“是。”
徐梓连忙赶到大堂。一进门儿,便看见有个穿着宫中服饰的宦官坐在大堂之上。这人徐梓虽然没有见过,但观其衣着服饰,只怕是来头不小。再看看周围人的态度,表面上,都恭恭敬敬。要知道,他们家虽然落魄了,但终归是读书人出来的。文人的风骨自然是有的,而文人的那些臭毛病,自然也一样没落下。
不管如何,他都要小心应对。
“这位公公是……”
“咱家姓陈——”
“原来是陈公公,失敬失敬。”
“徐大人多礼了。”
陈公公明显对徐梓的话很是受用。但是,他也不是那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不至于别人吹了几句,就不知道自己的位置。
“不瞒徐大人说,咱家这次是来传圣旨的。”陈公公正色道:“圣旨到——”
徐梓连忙跪下,周围的仆从也纷纷下跪。
“臣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仆徐梓……治理西北蝗灾有功,故封为侍中。”
“恭喜徐大人,贺喜徐大人。”宣读完圣旨后,陈公公满脸笑容。在烈日的照耀下,活像一朵茁壮生长的大菊花。
“多谢陈公公——”
徐梓说完后。身后的小厮不用人吩咐,早已经备好了银子,不着痕迹的送了上来。
陈公公连忙往外推,也不知是真心,还是假意,“这可使不得,使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