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继续前行,夜色渐浓,寒风似刀,草原上寂静得只剩下他们的脚步声和呼啸的风声。就在这时,李隆基耳边隐隐传来一阵微弱的声音,似有似无。
李隆基停下脚步,眉头微蹙,示意李白和郭子仪也停下来。他侧耳细听,那声音渐渐清晰,竟是一阵低沉的女人哭声。
“听,”李隆基轻声道,“前方似乎有人。”
李白和郭子仪也竖起耳朵,果然听到了那断断续续的哭声。郭子仪低声道:“此处距离契丹营地不远,不知是什么人?”
李隆基沉吟片刻,道:“我们过去看看,务必小心。”
三人顺着声音的方向悄然前行,不多时,便在一片低矮的草丛中发现了一名女子。那女子衣衫褴褛,满面泪痕,正蜷缩在地上低声哭泣。
李隆基轻轻走近,低声问道:“这位姑娘,你为何在此处哭泣?”
女子闻声惊恐地抬起头来,看到面前三位陌生人,顿时愣住。李白见状,柔声安抚道:“姑娘莫怕,我们并无恶意。你为何独自一人在此?”
女子稍稍平静了一些,抽泣着说道:“小女子名叫阿珠,本是契丹部族中的一名普通女子。前些日子,契丹内部发生争斗,我的家人都被杀害,我逃出来,却无处可去,只得在这荒野中躲藏。”
李隆基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怜悯。他对郭子仪低声道:“看来这女子确实是无辜之人,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郭子仪点头:“燕王殿下所言极是。”
李隆基转身对阿珠说道:“姑娘,我们是大唐的人。既然遇见你,也不能让你孤身一人在此。你跟我们走,我们会护你安全。”
阿珠感激涕零,连声道谢:“多谢恩公!多谢恩公!”
李隆基示意李白扶起阿珠,三人继续前行。李隆基心中暗暗决定,等此行任务完成,一定要将阿珠安置妥当,让她不再受苦。
就在他们前行之际,远处契丹营地的灯火依稀可见,李隆基目光一凛,低声对同伴们说道:“我们要加倍小心,前方不远处便是契丹人的营地。”
李白和郭子仪点头,三人携带阿珠,步履轻盈地向前潜行,迎着寒风,向着未知的挑战继续迈进。阿珠在前面带路,经过一片茂密的树林,绕过几条曲折的小路,最终带领李隆基、李白和郭子仪来到了一个隐藏在山谷中的小营地。这里的帐篷简单而整齐,篝火微弱但温暖,几个族人在忙碌地准备晚饭,见到他们到来,立刻停下手中的活计,警惕地看着陌生人。
阿珠快步上前,用熟练的契丹语对族人解释道:“这是几位大唐的恩公,他们救了我。”
其中一名年长的族人上前,眼中带着疑惑与审视,但还是礼貌地对李隆基一行人说道:“多谢几位恩公救下阿珠,请进来坐吧,我们虽然简单,但会尽力款待。”
李隆基点头微笑,道:“多谢款待,我们只是路过,请勿多礼。”
他们进入营地后,族人们为他们准备了热茶和粗茶淡饭。虽然简单,但在这寒冷的冬夜里,却显得格外温暖。李隆基、李白和郭子仪一边吃着热饭,一边观察着四周的情况。
李白看向阿珠,柔声问道:“姑娘,你们在这里已经多久了?”
阿珠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答道:“自从被契丹人掳掠过来,我们就一直在这片山谷中隐匿生存,已经有半年多了。”
李隆基微微点头,心中暗自盘算,这些族人虽然人数不多,但也能为他们提供一些有用的情报。于是,他转向那名年长的族人,问道:“这里的情况你们应该很清楚,不知能否为我们提供一些关于契丹人的情报?”
那名年长的族人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点了点头:“契丹人最近加强了戒备,他们的营地在山谷北面的平原上,有数百名骑兵日夜巡逻。我们在这里也只能小心行事,不敢轻举妄动。”
郭子仪听后,心中暗自思索,低声对李隆基说道:“燕王殿下,我们需要更详细的情报,才能制定出有效的计划。”
李隆基点头同意,转向阿珠和年长的族人,说道:“多谢你们的款待和帮助,我们还需要一些详细的情报,尤其是契丹人的兵力布置和巡逻路线。如果你们能帮我们提供这些,我们将不胜感激。”
那名年长的族人沉默片刻,最终点头道:“我们会尽力帮忙。明天我会派几个熟悉地形的年轻人带你们去契丹人的营地周围看看,但你们一定要小心,契丹人非常警觉。”